多次到辽东办差验功,见证李成梁用六万人,打残四十万察哈尔本部。
万历十七年,巡抚宣镇,李如松在其麾下做总兵。
那时候的明朝边官略吊,不像现在龟缩不动。
王象乾做巡抚,每年都披甲提刀,领一千人到塞外巡视草原。
万历二十七年,播州之役的主官之一,他还是马千乘、秦良玉夫妇的恩主,为秦良玉请功的奏折有他署名。
万历三十六年,蓟辽总督,时逢李成梁被二次解职,万历让他去擦屁股,定鼎草原。
王象乾还真不含糊,一介文臣,上任一月,亲领五千兵马,直接杀入草原,把当时濒临解体,又趁火打劫的喀喇沁、兀良哈、阿苏特三部直接给打崩了。
历史跟大明朝开了个玩笑,上任半年,王象乾搞定塞外,准备掉头收拾辽东女真的时候,母亲逝世,回家丁忧。
万历四十年,起复出任兵部尚书,以部堂之尊带几百人到草原,令内喀尔喀部臣服,出兵两千,帮大明解决女真。
老王解决真问题,万历大喜,令他兼吏部尚书,总领九边军政事务。
这时候朝廷党争汹涌,浙党和东林正借京察厮杀。
王象乾过于另类,尚书跑边镇做事。
出去半年,回来积累了一堆朝务,清流不停弹劾他不务正业。
皇帝烦了,王象乾也老了,他本就不善处理朝政,与清流斗嘴大败,致仕回乡。
七年后,萨尔浒惨败。
万历又想起王象乾:朕有王新城,何至惨淡。
下诏起复,第二次任兵部尚书,总领军务。
历史又跟大明朝开了个玩笑,王象乾刚到京城,儿子过世。
回家下葬儿子,回来万历皇帝死了。
东林更加强势,王象乾屁股还没坐下,泰昌皇帝又死了。
没有万历的支持,王象乾实在不会斗嘴,再次辞官。
接着辽沈惨败,齐楚浙三党结盟对抗东林,半年前,王象乾第三次起复,任兵部尚书。
这次…他确实老了。
可能是以前的教训太深刻,老王这次不做实务,与察哈尔联系出兵,他还没联系成功。
辽东经略与巡抚的争斗,他也是玩太极,推给内阁。
利用自己边镇积累的声势,为乡党搞掩护。
卫时觉放下手中的履历,叹气一声,权力是个好东西,生生把一个务实大员搞成老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