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哥本哈根学派

当约翰·巴丁教授,乘坐着“斯堪的纳维亚号”客轮,抵达德意志第三帝国汉堡港的那一刻,他感觉自己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

这里,没有美国大萧条时期的颓废与混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充满了纪律性和狂热崇拜的“秩序”。街道上,到处都是迎风招展的、血红色的万字符旗。整齐划一的褐衫军,迈着正步,在街头巡逻。每一个德国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因为摆脱了《凡尔赛条约》的屈辱,而重获新生的、近乎宗教般的狂热。

巴丁教授,这位内心充满了和平主义理想的科学家,第一次,如此真切地,嗅到了战争的、那股,混合着铁锈、硝烟和狂热信仰的……味道。

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但每当他,触摸到自己西装领带夹上,那个由刘一丘亲手为他打造的、冰冷的“微型能量护盾发生器”时,他又会感到一丝,莫名的安心。

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站着整个“环流”帝国,站着那个,仿佛无所不能的……东方“幽灵”。

接待他的,并没有想象中的盖世太保或党卫军。而是一个,同样穿着得体的学者,一个气质儒雅、眼神深邃,看起来比他还像大学教授的男人。

“巴丁教授,欢迎来到柏林。”男人用一口流利的、带着一丝丹麦口音的英语,向他伸出了手,“我叫维尔纳·海森堡。奉元首之命,前来迎接您,并担任您在德意志期间的……学术向导。”

维尔纳·海森堡!

即使是巴丁,在听到这个名字时,心脏也不由自主地,漏跳了一拍!

量子力学“矩阵力学”的创始人!“不确定性原理”的提出者!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年轻的获得者之一!

这,是全世界所有物理学家,都如雷贯耳的名字!

巴丁教授,瞬间,收起了所有的轻视。他知道,他接下来要面对的,将不是一场简单的“鸿门宴”。

而是一场,在学术交流的伪装下,进行的、最顶尖的、充满了哲学陷阱和相互试探的……“思想战争”。

海森堡,并没有立刻,将巴丁带到任何军事设施里。

他反而,像一个最热情的主人,带领着巴丁,参观了柏林大学的物理实验室,与当时德国最顶尖的科学家们(比如马克斯·普朗克),进行了一场,看似纯粹的学术交流。

他们,探讨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争论着薛定谔那只“又死又活的猫”。

气氛,热烈而又和谐。仿佛,他们真的只是一群,在追求宇宙真理的……同道者。

然而,巴丁,始终记着刘一丘的嘱咐。他利用那副“X光眼镜”,悄悄地,观察着这里的每一个“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