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归顺之路

当朝霞初绽,李方清率众踏入燕赵部落。

安车静静停在部落中央,篷布装饰经黄道婆巧手点缀后,既遮风又添几分雅韵。

马儿轻嘶,似在诉说着对新使命的期待。

“大人,这安车可承重四百斤,即便颠簸山路,篷顶不会摇晃半分。”

鲁班抹去额头汗珠,黝黑面庞满是自豪。

李方清凝视着安车,目光掠过车旁绑着的陶锅。

那是他特意从部落仓库挑出的,一口能煮五十斤粟米的。

他转身拍向许褚肩头:

“许褚,你和我率三十兵卒押送粮草,务必完好无损。”

“诺!”

许褚单手握拳,甲胄在晨光中泛起凛冽寒光。

一行人踏着初升旭日,沿着蜿蜒山道向东南行进。

马蹄踏碎山涧碎石,兵卒们脚步稳健,安车轮轴碾过青苔的“咯吱”声,在空寂山谷回荡。

队伍末尾,郎中挑着满是草药的木箱,跟得吃力却不敢落后。

临近正午,视野豁然开朗。农耕部落断壁残垣撞入眼帘。

焦黑木桩如枯朽朽烂的朽木,东倒西歪。

几缕青烟从残垣后袅袅升起,数名幸存者蹲在碎石堆里,用焦黑木棍拨弄着半焦的麦壳。

“大人,这便是农耕部落?”

许褚皱眉,巨掌抚上战斧柄。

李方清未答,快步走向破败木屋。

屋内,姬重阳正蹲在土灶前吹火,灰烬簌簌落在他头发上。

他回身见李方清,忙起身作揖:

“李首领大恩,姬某无以为报。”

“重阳不必多礼,救急才是要紧。”

李方清解下腰间水囊递给对方。

这时,角落传来孩童抽泣声,裹着破布的妇人紧紧抱着孩子,惊恐地缩成一团。

许褚早在门口高声发令:

“将粮草卸在空地!”

三十兵卒如闻战鼓,手脚麻利地从马背上卸下粮袋。

郎中则从药箱中取出初级外伤药,往屋内走去。

李方清从安车上取下陶锅,交给正在生火的兵卒:“煮粥。”

冰冷的陶锅在火舌舔舐下泛起红光,兵卒将米粒悉数倾入,清水倒入的瞬间。

夜幕低垂,部落废墟亮起暖黄灯火。二十几名农耕部落幸存者围坐草席,接过热气腾腾的粟米粥,冻得皴裂的手指微微颤抖。姬慧站在人群后方,青衣沾满血迹与尘土,目光始终盯着李方清。

“姬首领,您瞧瞧这陶锅煮粥,比干粮养胃多了。”

李方清端着盛粥的陶碗走来,青瓷碗身绘着收获图,是黄道婆特意添加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