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城内所有医疗物资,让炼丹师全力炼制疗伤丹药……组织人手收殓阵亡将士遗体,登记造册,妥善安置。”
在拓跋野的指挥下,整个曙光城立即高效运转起来。
医护兵们抬着担架穿梭在尸山血海间,他们跪在血污中仔细检查每一具躯体,不时传来惊喜的呼喊:“这里还有一个活的!快!”
随后便是急促的脚步声和施救时灵力流动的微光。
后勤队伍如蚂蚁般往返奔波,将一箱箱医药、食物和修复材料运上城墙……
夜深如墨,曙光城却灯火通明,伤员的呻吟声、医护兵的呼喊声,以及不时响起的悲泣声交织成一片。
……
秦浩看着眼前的一幕,不禁有些沉默。
虽然他这次射杀了不少两大部落的武者,但看着战后如此惨烈的场景,他的心中沉甸甸的,没有丝毫胜利的喜悦。
目光所及之处,尽是斑驳血迹,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耳边不时传来伤员压抑的呻吟和失去战友(家人)的低声啜泣。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定格在不远处两名被整齐安放在墙根下的阵亡武者身上——正是之前被他救下的那名年轻武者和那位英姿飒爽的用剑女武者。
虽然秦浩之前救了他们一命,但他们终究没能在这场惨烈的大战中活下来。
年轻武者脸上的稚气尚未完全褪去,双目轻阖,神情却凝固着一丝决然,仿佛最后时刻仍在奋力挥刀;而那位女武者,即便生命已然消逝,她依然紧握着那柄陪伴她征战多年的长剑,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随时准备再度迎敌。
秦浩缓步走到他们身边,缓缓蹲下。
他还记得年轻武者被救下时,那劫后余生、充满感激的眼神,女武者奋力搏杀时那坚毅而明亮的目光。
他曾以为救下了他们,却终究没能改变他们战死沙场的结局。
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感扼住了秦浩的心脏,远比面对强敌时更加让他感到无力。
他伸出手,轻柔的拂过年轻武者额前一缕散乱的发丝,又将那女武者紧握剑柄的手指,一根一根,小心翼翼的掰开,将长剑平放在她身侧,完成了这无声的告别。
“战争就是这样,等你见多了也就习惯了!”不知何时,武曌的身影出现在秦浩的身边。
秦浩站起身,声音有些自责的说道:“老师,这次战争主要是因为我的缘故,若不是因为我在遗迹中将那罗坤等人全部击杀,今天也不会发生这场战争,更不会死这么多人。”
小主,
“不,今天这场战争和你没什么关系。”听到秦浩的话,武曌摇了摇头说道:“虽然那耶鲁和蝎三等人是蛮族的天才,但仅凭他们几人的死,还不值得两大部落如此大动干戈。
今天这场战争,这两大部落应该是早有准备,与你无关。
相反,若不是因为你斩杀了对方几大王境武者,今天曙光城的伤亡只会更大。”
武曌说这些话,并不是在安慰秦浩。
虽然他还不清楚两大部落这次为何如此大动干戈,但他可以肯定,绝对不可能是因为秦浩在遗迹中斩杀了那耶鲁,那罗坤等人的缘故。
毕竟以往不是没有两大部落的天才被曙光城的武者击杀,其中不乏王境武者的儿子和孙子,可最终也只是爆发一场不大不小的冲突而已。
像今天爆发这样大规模的战争,除非是蛮古最疼爱的儿子或者最疼爱的孙子孙女死了还差不多。
不过这就更加不可能了,虽然蛮古那老家伙宝刀未老,但这近百年来,也只造出了一个小儿子,如今还不到10岁。
至于孙子孙女,那就更不可能了,蛮古儿子是有几个儿子,但他那几个儿子都不怎么争气,到现在也还没有让蛮古抱上孙子孙女。
而且就像他所说,若不是秦浩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斩杀了骨铎,天蝎等几大王境武者,曙光城这次绝对会损失惨重,伤亡人数再翻上数倍都不止。
想到这,武曌不由有些好奇的看着秦浩问道:“你什么时候修炼到的九阶武者?”
“就在前几天。”秦浩微微迟疑了一下,还是出声说道。
早在之前暴露修为实力的时候,秦浩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前几天?”武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接着问道:“那前几天学校上空的雷劫异象,该不会也是你引起的吧?”
“嗯。”秦浩轻轻点了点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