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太平道如瘟疫一般蔓延

其余监察之人见到是袁基举荐的刺史,也不会为难贾诩,估计诏令下达的速度会很快。

益州诸事皆已安排完毕,袁基放心地离开益州,他带着荀攸、典韦等一众属下、两千八亲卫部曲和一千巴人壮士,坐船走荆州水路返程。

众人于巴郡治所江州县登船,沿长江,顺流东下。

若要回到洛阳,保守估计,要走一个月。

古代山遥路远,路走的长,消息也传递的慢。

袁基这边启程,朝廷那边已经陆续收到了益州的各种消息。

今年年初的大朝会,天子刘宏忍不住在众臣子和全国各州郡计吏面前夸赞远在益州的袁基。

即使袁基没在朝堂上,但众多大臣总感觉袁太仆好像一直都在。

紧接着,益州战报和文书传来,众臣都惊了。

——什么?袁太仆才走几个月啊?才带多少兵啊?怎么就将益州叛乱全给平了?!

紧接着,他们得知了具体战报:兵分几路,堪称飞速地将西南诸郡压服了,将羌兵剿灭了,将板楯蛮给收编了。

虽然很神奇,但如果是袁太仆,总感觉不是那么奇怪。

紧接着,朝廷得知袁基于当地处置了益州刺史、巴郡太守等一众官吏。

除了宦官集团的人,所有人都拍手叫好,交口称赞:袁太仆处置得好啊!

这两个西园买官的奸贼,无才无德,毫无从政能力,将益州祸害成那样,必须处以极刑!

刘宏听到这个言论,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跟他西园卖官有什么关系?明明是这两个人本来就坏,正巧买到官了,于是也不是什么好官。明明是人有问题!

但若是让袁基来说,他只想说:是谁让坏人能轻松买到官的?

虽然察举制有各种缺点,但确实形成了以德为先的风气,不管是给大众展示的形象,还是本身就是有德之人,每个官员都是各有各的风骨。

这使得大汉有骨气的官吏层出不穷,这是众人从内心中铸就而成的风骨。

可如今,各地出现许多官员横征暴敛,欺压百姓,坏事做尽,宦官和西园卖官鬻爵占主要责任。

所以,即使卖官鬻爵这一行为,为刘宏这个天子带去了巨大财富,也间接帮刘宏抢占了士族的部分利益,可卖官鬻爵也依旧是彻头彻尾的坏政策,它对于已经走在下坡路上的大汉来说,无疑是将下坡造就得更陡了。

它所破坏的社会风气、官场风气,并制造的对各州郡的实质性伤害,是不可逆转的。

士族兼并土地,还会将农户收为佃农,宦官和这群人兼并土地,就是纯粹的兼并土地,只留小部分佃农,其余农户直接变为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