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袁基:陛下,跟你说了不能走小路!

刘宏的问题一出,群臣又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这个问题实在难以回答。

若说吴敬错了?

可,以大汉的国法来论,他为父报仇,这是天大的事。

此等为父报仇的例子不是没有,有些地方官府甚至直接将此类人当众赦免,亦不会留有骂名,甚至可传为一时美谈。

可若说他罪不至死?倒也不是。

他杀的是他的师长啊!即使替父报仇,你当街杀之,再砍百刀,这也是极度残忍之事啊。

这证明他内心深处,只有对父的孝道,对师长的师道再没有一丝一毫了。

虽不能说他错,可这哪个当师长的人,心里能不打怵?

若是一点惩罚也无,那此例一出,“尊师重道”之思想必然受损。

于是众人众说纷纭,以什么角度来提看法的都有。

刘宏听着听着就听烦了。

这不是在说车轱辘话吗?

一百个人里,有九十九个人说得都是差不多的话。

各种角度描述一遍,先说孝道,再说师道,然后再跟刘宏说:臣也不知此事该如何判决,还得是陛下您来啊!

刘宏没耐心听下去了,等其中一个大臣说完后,他直接宣布,其他人不用再发表言论了。

剩下的官员都松了口气。

刘宏抬手招来近处的官员,“廷尉,暂且收押罪犯吴敬,后续详核案情,再奏于朕。候旨。”

廷尉出列,“臣遵旨!”“奉陛下诏,将犯人吴敬……”

“陛下!罪人吴敬恳请陛下赐死!”

吴敬再次拜于大殿之上,向天子求死。

这是吴敬能想到的最好结局。

吴敬杀死张继时,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他知道,无论如何,他当街刺死师长,证据确凿,唯有一死。

只是早死和晚死,体面的死和不体面的死之间的区别。

此事争议巨大,若是迁延日久,说不准出现什么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