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宫城,今夜灯火璀璨,笙歌鼎沸。两仪殿内,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正在举行。文武百官身着朝服,依品秩列坐,觥筹交错,笑语喧阗。御座之上,李世民面带雍容笑意,接受着群臣一浪高过一浪的恭贺与颂扬。
“陛下天威浩荡,宵小之辈望风披靡,李艺逆党不自量力,终落得身首异处之下场,实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
“皆是陛下运筹帷幄,用人得当,方有长孙司空、尉迟将军雷霆一击,迅即平叛!”
“此乃天命所归,大唐国运昌隆之兆也!”
颂声盈耳,李世民含笑受之,目光扫过殿下群臣,尤其在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功臣脸上停留片刻,微微颔首。李艺被部下所杀,献上首级,这无疑是最省力也最彰显“天威”的结果。他需要这场宴会,需要这满殿的欢声笑语,来向天下人宣告叛逆者的下场,巩固他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合法性。殿内金碧辉煌,歌舞升平,一派帝国鼎盛的景象。
然而,仅一墙之隔的后宫,气氛却截然不同。
高密公主,李世民的同父异母妹妹,此刻正坐在立政殿的偏殿内,泪眼婆娑,全无平日里的雍容华贵。她面前端坐的,正是六宫之主,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今日穿着一身庄重的袆衣,头戴九龙四凤冠,仪态万方,只是那精心修饰的眉眼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凝重。她看着哭得几乎脱力的高密公主,心中暗暗叹息。
“皇后嫂嫂,”高密公主用绢帕拭着怎么也止不住的眼泪,声音哽咽破碎,“求求您,救救孝政吧!他……他只是一时糊涂,被李孝常那些贼子蒙蔽了呀!他毕竟是长孙家的子弟,是您的堂弟啊!看在……看在我们多年兄妹情分,看在长孙家的颜面上,求您在陛下面前,为他求求情,饶他一命吧!”
她口中的孝政,便是她的驸马,因参与李孝常、长孙安业谋反案而被秦怀道秘密“请”回长安的长孙孝政。此事虽未公开,但如何能瞒过长孙皇后?她深知,参与谋逆,触碰的是陛下绝不容忍的底线,尤其是牵扯到宗室与勋贵,更是罪加一等。
长孙皇后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她伸手握住高密公主冰凉颤抖的手,柔声道:“高密,你的心情,本宫明白。夫妻情深,难以割舍,此乃人之常情。”
她话锋随即一转,语气变得沉痛而清醒:“然而,谋逆大罪,干系国本,乃陛下心头最痛之处。孝政他……卷入此等泼天大案,证据确凿,莫说是本宫,便是满朝文武,谁敢在此事上为他求情?那不仅是触怒龙颜,更是将自己置于不忠不义之地啊!”
她看着高密公主瞬间惨白的脸,心中不忍,却不得不将话说透:“陛下乃天下之主,执掌律法乾坤。如何处置,自有圣心独断。我等后宫妇人,当谨守本分,为陛下管理好后宫,抚育皇子公主,方是正理。若妄图以私情干涉国法,非但不能救人,反而会引火烧身,累及自身与家族。这个道理,你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