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神嗣号”作为技术对等的对手,其感知系统同样敏锐。尽管“潜影”号的隐形近乎完美,但其长时间、高精度的被动侦听,以及对特定信号的聚焦分析,仍然在极其敏感的空间背景场中,留下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扰动”。
“神嗣号”舰桥内,AI“御镜”的威胁评估指数悄然上升了一个等级。它无法直接锁定“潜影”号,但基于复杂的概率模型和战场直觉,它判断存在一个高隐形的观测者。
没有警报声,没有战斗准备命令。只有“御镜”向护航的“隼鸟”无人机群发出的一道无声指令:“区域清扫,模式:驱离。”
刹那间,数十架“隼鸟”无人机如同被惊扰的蜂群,从“神嗣号”的阴影中激射而出。它们并未盲目开火,而是以惊人的效率,开始对“潜影”号可能存在的空域,进行密集的、多频段的主动扫描和电子干扰!强大的干扰波束如同无形的探照灯,一遍遍扫过虚空。
四、刀尖上的舞蹈
“潜影”号内,警报灯无声闪烁(仅有操作员面板上的视觉提示)。
“报告!遭遇高强度主动扫描!对方可能已察觉异常!”
“干扰等级提升!数据链记录受到严重影响!”
舰长叶文洁(一位以冷静着称的女舰长)眼神锐利,下达一连串简洁指令:“全系统进入‘深度静默’模式。关闭非必要传感器。动力输出降至维持轨道最低值。机动规避,依托前方小行星残骸区。”
“潜影”号如同受惊的墨鱼,瞬间将“动力”和“感知”收缩到极致,仅依靠惯性,借助一块大型太空残骸的阴影,进行极其缓慢的漂移。它将自己完全“伪装”成一块冰冷的太空垃圾。
“隼鸟”机群的扫描波束数次掠过“潜影”号藏身的残骸,最近时距离不足百米。侦察舰内的官兵甚至能感受到舰体传来的、扫描波带来的微弱电磁震动。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
五、金蝉脱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