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数字铁壁,算法防御阵

张默的精准研判,尤其是对“路径C”——跨境资金异常流动噪音的预警,让他在“惊蛰”体系内的权重显着提升。Level-2的权限使他能接触到更核心的数据流,也意味着他需要承担更重的责任。

“河图”传来的信息显示,针对他提出的几条攻击路径,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已经采取了针对性的防御措施:对海外中资企业债加强了监测窗口指导;港股通机制下的异常交易监控阈值被动态调整;外汇管理部门则升级了对虚假贸易的AI识别算法。

这一切,如同在国家金融体系的外围,构筑起一道道数字防线。

然而,张默的“风险脉冲”感知却捕捉到一丝异样。烛龙的力量并未因这些防御而退缩,反而变得更加…“智能化”。它们不再进行蛮横的冲击,而是像一种拥有学习能力的计算机病毒,开始寻找这些数字防线的“逻辑缝隙”和“规则盲区”。

“默哥,监测到异常!”阿雅的声音带着警惕,“三家不同地域的进出口企业,几乎同时向监管系统提交了金额、时间、货品类别高度相似的‘平行贷款’申请,试图规避资本管制。单笔金额不大,但模式高度一致,像是…自动化脚本在批量测试我们的审核规则!”

几乎同时,胖子也发现了问题:“港股市场出现大量‘钓鱼单’(Quote Stuffing)!数千笔小额、瞬间撤单的指令集中在几只A+H股上,目的不是成交,而是干扰正常的价格发现算法,测试交易所风控系统的反应速度!”

这些攻击,零散、快速、且极具针对性,目的不再是制造一次性的恐慌,而是在持续测试和消耗整个防御体系的“算力”与“规则韧性”。

“‘河图’,观察到新型攻击模式了吗?”张默通过加密线路直接沟通。

“已观测到。技术部门将其定义为‘分布式规则渗透测试(DRPT)’。”河图的声音依旧冷静,但语速稍快,“对手在利用自动化工具,多节点、高频次地试探我们所有自动风控规则的边界。他们在绘制我们的‘数字防御地图’。”

张默瞬间明白了烛龙的意图。它们要找到那条让自动化系统从“严格风控”滑向“过度风控”的临界线。一旦系统因不堪骚扰而变得迟钝,或因误判而错误地拦截正常交易,它们就能找到真正的突破口,或者至少,让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大幅下降。

“我们不能只被动地加固规则,”张默沉思片刻,提出建议,“我们需要更智能的、具有反制能力的‘活性防御’算法。不是简单地识别攻击,而是要能预判攻击的演化路径,甚至进行反向干扰。”

“说具体。”河图言简意赅。

“我建议,在沙盘系统中,嵌入一个基于对抗生成网络(GAN)的‘防御算法训练模块’。”张默快速勾勒出构想,“这个模块可以模拟烛龙的攻击模式(基于我们已观测到的数据),不断生成新的、更复杂的‘模拟攻击向量’,用来持续训练和优化我们的主力风控AI。让我们的AI在与‘虚拟烛龙’的对抗中不断进化,保持领先。同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数字蜜罐’——看似脆弱的规则假目标,引诱对手进行攻击,从而暴露其工具特征和指挥节点。”

这是一个将攻防思维融入风控体系的激进想法。不再是静态的盾牌,而是要打造能够自主学习和反击的“智能铁壁”。

通讯另一端沉默了片刻,显然在快速评估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与风险。

“方案具有高度创新性。已记录并提交技术专家组评估。在评估期间,”河图顿了顿,“授权你,在‘默然资本’的私有服务器上,搭建一个缩小版的、与主沙盘物理隔离的‘镜像训练环境’,进行概念验证。所需的部分脱敏数据样本和计算资源,将在十分钟内通过安全通道提供给你。”

这是巨大的信任,也是沉重的担子。张默不仅要预警,还要参与打造下一代的国家金融防御工具。

“明白!”张默没有任何犹豫。

接下来的几十个小时,“默然资本”的核心团队几乎不眠不休。在国家级资源的支持下,一个微缩的“数字金融靶场”在他们的服务器上搭建起来。张默将他的“风险脉冲”感知到的、关于烛龙攻击模式的“神韵”融入数据生成过程,胖子和阿雅则负责将这种“神韵”转化为AI可以理解的、复杂的攻击算法。

他们创造的“虚拟烛龙”,在靶场内对着不断进化的“虚拟防御体系”发起一轮轮冲击。攻击与防御的代码在硅基世界中以光速碰撞、演化。

在这个过程中,张默对烛龙攻击模式的理解也愈发深刻。他感觉到,烛龙背后,绝非简单的恶意,更像是一种冰冷的、基于某种超越当前人类认知的数学逻辑的“存在”,在系统地测试和试图瓦解人类构建的金融秩序。

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模拟攻防后,他们训练出的新一代防御算法,在虚拟战场上,成功预判并瓦解了“虚拟烛龙”97.3%的新型渗透攻击。

张默将完整的测试数据和算法模型打包,通过最高安全渠道,发送给了“河图”。

他没有收到立即的回复。

但在第二天凌晨,当烛龙再次发动新一波、更加复杂的DRPT攻击时,张默通过沙盘观察到,国家主力风控系统的响应模式,出现了一种极其细微但高效的改变。一些攻击在萌芽阶段就被精准识别并无害化处理,一些试图寻找规则缝隙的试探性指令,反而落入了精心布置的“数字陷阱”。

国家的数字铁壁,在他贡献的“火种”催化下,完成了一次无声的升级。

张默靠在椅背上,疲惫却满足。他知道,这远未结束。烛龙与人类金融秩序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算法与意志深度较量的新阶段。

而他,正站在这个新时代的最前沿。

(第二百零二章 完)

张默的精准研判,尤其是对“路径C”——跨境资金异常流动噪音的预警,让他在“惊蛰”体系内的权重显着提升。Level-2的权限使他能接触到更核心的数据流,也意味着他需要承担更重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