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拂晓,天色未明,狄仁杰四人便已收拾停当,结算了房钱,悄然离开了陈留县城。马车驶出城门时,晨雾尚未散尽,将远处的田野和道路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车内,狄仁杰闭目养神,脑中却思绪翻腾。赵铭的夜访,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涟漪已扩散开来。对手的警觉和试探,说明他们触及的绝非法简单的地方胥吏舞弊,而是一个组织严密、触角可能已深入州府层面的庞大网络。那神秘的“安”字印记,如同一个幽灵,徘徊在漕粮转运的各个环节。
“恩师,我们抵达汴州后,是否仍以游方郎中的身份活动?”曾泰低声问道,打断了狄仁杰的沉思。
狄仁杰缓缓睁开眼,眸中精光内敛:“暂且不变。敌暗我明,身份便是最好的掩护。汴州水更深,龙蛇混杂,我们需更加谨慎。元芳,如燕。”
“大人(叔父)。”两人应道。
“抵达汴州后,我们分头行事。元芳,你负责寻找合适的落脚点,需僻静、安全,且易于观察外界动静。同时,留意汴州城防、衙署及主要码头、货栈的分布与守卫情况。”
“如燕,你先行一步,设法混入汴州城内。你的任务是摸清汴州官场的大致情况,尤其是刺史、长史、司马等主要官员的为官风评、日常行止,以及城中各大商帮、尤其是与漕运相关势力的动向。重点留意,有无与‘四海货栈’类似,或可能与那‘安’字印记有关的商号、仓库。”
“曾泰,你随我身边,依旧以学生身份,协助记录、整理信息,并与我一同‘行医’,作为我们接触市井、观察民情的窗口。”
“是!”三人齐声领命,各自明确了任务。
马车沿着官道,不疾不徐地向汴州城行进。越靠近州治,官道越发宽阔平整,往来车马行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装载着沉重货物的漕船通过水道并行,或是由大队民夫、骡马转运的粮包、盐块。空气中弥漫着河水、尘土、汗水以及各种货物混杂的浓烈气息,一派漕运枢纽特有的繁忙景象。
午时前后,巍峨的汴州城墙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其规模远非陈留小县可比,城墙高厚,垛口森然,城楼上旗帜招展,甲士巡弋。护城河宽阔,吊桥高悬,车马人流在城门处排成了长队,接受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