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走街串巷

解决了野狐驿的冤案后,使团继续北行。越是深入,人烟越发稀少,往往连续数日不见较大的聚落,只有无尽的草原、戈壁与偶尔出现的商队足迹。长时间的紧张行军和对未知危险的戒备,让使团上下都略显疲惫。

这一日,使团抵达了一个名为“白水戍”的边境小镇。此地虽名为戍堡,但多年来并无大规模战事,已逐渐演变成一个汉胡杂居、商旅往来歇脚的小型集市,比野狐驿要繁华许多,但也鱼龙混杂。

在驿馆安顿下来后,狄仁杰将李元芳与曾泰唤至房中。

“连日赶路,风声鹤唳,所见皆是军报文书。然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地真实情状,还需深入市井,亲耳听闻。”狄仁杰捋须道,“我等几人,不妨稍作改扮,离开使团大队,在这镇中走上一走。”

李元芳有些担忧:“大人,此地情况复杂,您的安危……”

狄仁杰微微一笑:“无妨。元芳你随行护卫,曾泰同行记录。我们扮作游方郎中与弟子,低调行事,反而更安全,也能听到些真话。”你们称我‘怀先生’即可。元芳,你便是我侄儿,负责背药箱。曾泰,你仍是弟子,协助问诊记录。”

“是,恩师!”两人领会其意,这确实是个打探消息的好法子。

片刻后,三人已改换装束。狄仁杰穿上一件半旧的青色布袍,手持一根竹杖,挂着一个小小的“悬壶济世”布幡,确有一股儒雅郎中的气度。李元芳换上粗布短打,背着一个硕大的药箱,眼神警惕地扫视四周。曾泰则依旧是书生打扮,拿着纸笔,跟在狄仁杰身侧。

三人信步走入白水戍那不算宽敞但颇为热闹的街道。集市上充斥着各种口音的吆喝声,汉人、突厥人、回纥人乃至更西边的粟特人面孔混杂,皮毛、盐巴、茶叶、铁器等各种货物在简易的摊位上交换。

狄仁杰并未急于问诊,而是先在一家茶摊坐下,要了三碗粗茶,看似休息,实则倾听周围茶客的闲聊。

“……听说了吗?前几天,北面三十里外的黑山牧场,又被抢了!十几头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