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军的压力陡增。箭矢即将耗尽,滚木擂石所剩无几,火油也已用尽。将士们只能依靠血肉之躯,用长矛、横刀与攀上城头的契丹士兵进行残酷的白刃战。
狄仁杰亲自立于城楼,虽不擅武艺,但其巍然不动的身影,本身就是一面旗帜。他指挥若定,将有限的兵力运用到极致,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战斗从深夜持续到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守军疲惫不堪,伤亡惨重,城防已是岌岌可危。连狄仁杰的袍袖都被流矢划破,险象环生。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东方的天际泛起一丝鱼肚白。
突然,契丹大军后方,传来了一阵沉闷而不同于契丹战鼓的号角声!紧接着,是如同雷鸣般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契丹攻城部队出现了明显的骚动,攻势顿时减缓。
狄仁杰极目远眺,只见在微熹的晨光中,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打着大唐的旗帜,如同决堤的洪流,从东南方向朝着契丹军的侧翼猛冲过来!当先一杆大纛上,赫然绣着一个“王”字!
“援军!是我们的援军!”城头上,不知是谁先嘶哑着喊了出来。
刹那间,疲惫不堪的守军爆发出劫后余生的狂喜和震天的欢呼!
契丹首领显然没料到唐军援兵来得如此之快,仓促间试图分兵抵挡,但阵脚已乱。来自侧翼的猛烈冲击,瞬间将契丹军的阵型撕裂!
城下的契丹攻城部队见后方被袭,主帅慌乱,军心顿时崩溃,再也顾不上攻城,纷纷掉头逃窜。
“打开城门!出击!”狄仁杰抓住战机,果断下令!
伤痕累累的北门在绞盘的吱呀声中缓缓开启,城内尚有余力的守军如同出闸的猛虎,在李元芳(已肃清西门内应赶来)的带领下,冲杀出去,与援军内外夹击!
契丹军大败,丢盔弃甲,向着北方草原狼狈逃窜。
朝阳终于跃出地平线,金色的光芒洒满血与火洗礼过的幽州城头。狄仁杰站在垛口,望着城外遍地的尸骸和远去的烟尘,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一场巨大的危机,终于暂时化解。
那名打着“王”字旗号的援军主将,在亲卫的簇拥下,策马来到城下,仰头抱拳,声如洪钟:
“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王孝杰!奉旨巡边,闻幽州警讯,特来驰援!狄阁老,末将来迟,让您受惊了!”
王孝杰?狄仁杰看着城下那位威风凛凛、面带风霜之色的将领,心中一动。此人乃是军中悍将,素以勇猛善战着称,但似乎……与朝中某位“王爷”也颇有渊源。
刚刚击退外敌的喜悦,瞬间被一层新的疑云所笼罩。这支援军,来得未免也太“及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