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初平元年惊变

时光荏苒,自林羽入主襄阳,倏忽间已近一年。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在天下剧变中仓皇落幕。董卓挟持天子百官西迁长安,繁华的洛阳沦为一片焦土废墟。关东讨董联盟则在互相猜忌与内讧中土崩瓦解,曹操孤军追击惨败,袁绍、袁术等人各怀鬼胎,忙于抢占地盘,中原大地陷入了诸侯割据的混乱前夜。

这一年,对荆州而言,却是相对平静而关键的一年。

林羽利用这宝贵的喘息之机,凭借其“辅政”身份和日益稳固的权威,在蒯良、蒯越、韩嵩等荆州本土贤士的辅佐下,全力经营荆州。

内政上,劝课农桑,轻徭薄赋,荆州元气得以快速恢复;军事上,整编降卒,汰弱留强,以南阳老兵为骨干的新军练成,水陆两军皆具规模;外交上,对北方诸侯采取守势,谨守边境,同时与益州刘璋、交州士燮等保持友好,营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表面的平静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春,正月。

襄阳州牧府内,气氛凝重。年节的气氛早已被接踵而至的紧急军报冲散。

“报——!冀州急报!渤海太守袁绍,与冀州牧韩馥矛盾激化,袁绍引公孙瓒为援,胁迫韩馥,恐冀州易主在即!”

“报——!南阳急报!后将军袁术,遣大将孙坚,击破荆州刺史王睿,占据南阳大部,兵锋直指我荆州北境!”

“报——!州牧病情…再度危急!”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北方的袁绍即将坐大,而南面的袁术,更是直接将刀锋抵在了荆州的咽喉之上!孙坚,这位号称“江东猛虎”的宿将,其威胁远非昔日张羡、蔡瑁可比!

更令人忧心的是,缠绵病榻近一年的刘表,在这个关键时刻,病情突然急转直下,已是弥留之际。

议事厅内,林羽面沉如水,麾下文武齐聚,包括新近投效、已展现不凡才干的蒯良、蒯越兄弟。

“诸位,”林羽声音低沉,“局势已然明朗。袁术狼子野心,孙坚锐不可当,北境告急。而州牧…唉。”他叹了口气,虽早有心理准备,但刘表的即将离世,仍将给荆州带来巨大的权力震荡。

蒯越(弟,善奇谋)率先开口,语气冷静:“主公,袁术势大,然其初得南阳,根基未稳,且与袁绍不和,后方亦有隐忧。孙坚虽勇,然其长于野战,短于攻坚。我军可依托襄阳坚城与汉水天险,以逸待劳,挫其锐气。待其师老兵疲,再寻机破之。”

蒯良(兄,持重)补充道:“然,当务之急,乃安定内部。州牧若有不测,需即刻拥立琦公子正式继位,以防宵小借机生事。同时,可遣使联络袁绍,陈明利害,即便不能结盟,亦可令袁术有所顾忌。”

韩嵩点头赞同:“二蒯先生所言极是。荆州内部,经一年整顿,人心已附主公。只要应对得当,袁术、孙坚未必能撼动我荆州根基。”

周芷此时呈上一份密报:“主公, ‘谛听营’探得,孙坚军中,其长子孙策,年虽少,却有骁勇之名,需多加留意。”

孙策!林羽心中一动,这又是一个未来的风云人物。

【面临外部严重军事威胁(袁术、孙坚)及内部权力交接危机。触发战略应对抉择!】

【选项一:主动出击。趁孙坚立足未稳,集重兵北上,与孙坚决战于南阳,御敌于门外。奖励:若胜可保境安民,震慑诸侯,但风险极高,孙坚乃劲敌,一旦有失,荆州门户洞开。】

【选项二:凭险固守。依托襄阳-汉水防线,采取守势,消耗孙坚兵力,待其粮尽自退或寻隙反击。奖励:更稳妥,减少风险,但较为被动,荆州北部郡县可能遭涂炭,且若久守不下,内部压力增大。】

【选项三:外交破局。尝试联络袁绍、刘璋等势力,共抗袁术,或利用袁术集团内部矛盾(如孙坚与袁术未必一心),分化瓦解。奖励:若成功可事半功倍,但外交变数多,耗时较长,可能贻误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