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钓鱼台风云:首映礼上的青春风暴与薛导的眼泪

问题直指核心,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薛晓路身上。

她坦诚地说:“首先,作为新人导演,第一次执导长片,压力本身就很大。其次,这部电影承载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期待,水晶影业投入了巨大的资源,汪导和艺菲在拍摄期间也推掉了其他重要工作,全身心投入。我深知责任重大,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身边的汪言和刘艺菲,语气真诚:“至于汪导……说实话,压力最大的可能不是我,而是出品方和两位主演。”

台下响起一阵轻笑。薛晓路也笑了:“大家都知道,汪导在片场是出了名的严格和专注。但在这部戏里,他完全把自己放在了演员的位置上。

他非常尊重导演的权威,从不越界干涉导演工作。他会和我讨论角色,提出他的理解和建议,但最终的决定权,他完全交给了我。这种专业和信任,反而让我压力更大——我必须做得更好,才能对得起这份信任。”

她看向汪言:“所以,与其说我有压力,不如说我很幸运。有汪导这样一位经验丰富又极度配合的演员,有艺菲这样天赋与努力兼具的女主角,还有一群充满活力和才华的年轻演员,是他们共同成就了这部电影,也让我这个新人导演能够相对顺利地完成工作。”

薛晓路的回答不卑不亢,既承认了压力,又巧妙地将功劳归于团队,尤其是突出了汪言作为演员的配合与专业,赢得了台下记者们赞许的点头。

这时,汪言拿起话筒,自然地接过话头:“薛导太谦虚了。”他看向薛晓路,眼神带着由衷的赞许,“说实话,在片场,我才是压力最大的那个。”

他话锋一转,又带上了点自嘲的幽默:“所以我的压力是啥呢?就是怕我这个‘业余演员’拖后腿啊!万一我演砸了,把陈墨这个角色演得不像样,薛导这第一部电影口碑受影响,那我可真是罪过大了!”

他摊了摊手,一脸“后果很严重”的表情:“到时候,我最多就是灰溜溜地回去继续当我的导演,就怕连累薛导以后没人敢找她拍戏了!那我可担待不起啊!”

汪言这番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既捧了薛晓路,又巧妙地化解了“导演演员”身份转换可能带来的尴尬,还带着点自嘲的幽默感,瞬间活跃了现场气氛,掌声和笑声同时响起。

“哈哈哈!”现场笑声更大。

汪言收起玩笑,语气认真起来:“薛导虽然是第一次执导长片,但她有着深厚的编剧功底和对青春题材的独到理解。在片场,她是一位非常专业、非常有掌控力的导演。她对剧本的把握、对演员的调度、对整体风格的掌控,都让我非常佩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至于我……在《那年,风过洱海》的片场,我只有一个身份——演员陈墨。导演是薛导,我无条件服从她的指挥。这是对导演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对作品负责的态度。”

这番话掷地有声,既高度肯定了薛晓路的能力,又表明了自己作为演员的谦逊态度,更传递出水晶影业尊重导演创作权的理念。薛晓路在一旁听着,眼眶微微有些发热,心中充满了感激。

笑声稍歇,有记者立刻将问题抛向刘艺菲:“艺菲你好!我是《南都娱乐周刊》的记者。刚才薛导和汪导都提到了拍摄过程,我们也知道你在片中饰演的苏清浅和陈墨有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能分享一下拍摄过程中,你觉得最具挑战性或者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什么吗?”

刘艺菲拿起话筒,脸上带着甜美的笑容,声音清脆:“印象深刻的场景有很多,洱海边骑车,苍山上看星星,还有毕业前那个夕阳下的告别……都很难忘。不过要说最具挑战性的……”

她歪着头想了想,然后看向身边的汪言,眼神里带着点狡黠和无奈:“可能就是……要努力装作和汪言哥不熟吧!”

“啊?”记者们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发出一阵哄笑和善意的起哄声。

“对对对!差点忘了你们是真情侣!”

“在片场要演刚认识?还要演那种懵懂的心动?哈哈!想想就好玩!”

刘艺菲自己也笑了,解释道:“因为电影里,陈墨和苏清浅是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彼此心动、试探、靠近的一个过程。尤其是高中时期,那种青涩的、懵懂的、想靠近又不敢太明显的感觉,需要很细腻地去表现。”

她顿了顿,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但是我和汪言哥……大家都知道,我们很熟悉了嘛。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可能下意识地就流露出那种默契和亲近感。

这在生活中是好事,但在戏里,尤其是在两人关系还没那么近的时候,可能就会显得‘太熟’了,不够‘生涩’。”

“所以,”她总结道,“薛导经常提醒我,要‘收’着点,要找回那种面对喜欢的人时,有点紧张、有点害羞、甚至有点笨拙的感觉。这对我来说,反而是需要去‘演’的部分。因为真实的相处状态太自然了,反而要刻意去调整,去‘陌生化’。”

她的话坦诚又带着点小女生的可爱,清晰地解释了演员如何在熟悉的关系中去演绎“陌生感”和“青涩感”的挑战,让记者们频频点头。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所以拍那些初识、试探、闹别扭的戏份时,特别容易笑场!尤其是汪言哥,他有时候故意逗我,或者我看着他一本正经演‘陈墨式’的笨拙和别扭,就觉得特别好笑!好几次都NG了!”

她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比如有一场戏,是陈墨给苏清浅递书,不小心碰到她的手,然后两个人都很尴尬地缩回去。本来应该很青涩很纯情的,结果汪言哥递书的时候,手指头故意在我手背上挠了一下!我一下子就绷不住了!薛导气得差点把剧本扔过来!”

“哈哈哈哈!”现场爆发出巨大的笑声!记者们笑得前仰后合,连台上的朱雅文、罗进他们也都忍俊不禁。

汪言在一旁无奈地扶额,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那汪导呢?您也需要‘装不熟’吗?”有记者立刻追问汪言。

汪言一本正经地点头:“当然需要!而且我可能比茜茜难度更大。毕竟我年纪大了,装嫩扮青涩本来就不容易,还要在她面前装‘不熟’?

那简直是双重挑战!好几次差点破功,被薛导喊‘Cut’!”他一脸“往事不堪回首”的表情,再次逗乐全场。

“所以,”刘艺菲总结道,脸上带着点小得意,“我觉得最难的不是演高中生,而是要在汪言哥的‘干扰’下,演出苏清浅对陈墨那种‘刚刚认识、有点好奇、有点别扭、又有点心动’的感觉!这比演小龙女打戏还累心!”

她的回答真实、生动、充满生活气息,瞬间拉近了与观众和媒体的距离,也完美地化解了“情侣档演戏是否尴尬”的问题,反而变成了影片宣传的亮点。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