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最终停在一扇其貌不扬的广亮大门前。朱漆有些斑驳,但门楣高阔,门簪古朴,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显赫。
一个穿着考究、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早已等候在侧门旁,见到汪言下车,立刻恭敬地迎了上来,脸上堆满职业化的热情笑容。
“汪先生!您来了!一路辛苦!我是‘雅筑传承’的负责人,张承安。” 他双手递上名片,姿态放得极低。“手续都已齐备,就等您最后落印了。您看是先看看宅子,还是……”
“看看。” 汪言言简意赅,目光已越过他,投向那扇紧闭的广亮大门。张承安下意识地退后半步,赶紧掏出钥匙,亲自打开了旁边供日常出入的如意门。
沉重的木门发出“吱呀”一声悠长的叹息,缓缓洞开。门后并非逼仄的过道,而是一面巨大的、磨砖对缝砌成的影壁墙。墙心是精雕细琢的“福”字砖雕,历经岁月,依旧透着吉祥的韵味。绕过影壁,眼前豁然开朗。
第一进:外院。
青砖墁地,宽阔平整。两侧是高大的倒座房,昔日应是门房、车马房或管事居住之所。 院中一棵百年老槐树,枝繁叶茂,洒下大片浓荫,投下斑驳的光影。槐树下,一口造型古朴的六角石井台,井沿光滑,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沉淀。空气中有草木清香,隔绝了胡同外的喧嚣,自成一方静谧天地。
“这外院规制完整,空间足够大,稍作规划,安保人员的值班室、监控中心、访客接待都可以安置在此,完全不影响内宅私密。” 张承安小心翼翼地介绍着,观察着汪言的反应。
汪言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四周高高的围墙。
穿过垂花门,进入第二进:礼仪前殿。
格局豁然开朗,大气庄严。正北是高大的正厅,如同小型殿宇,梁枋上依稀可见精美的彩绘痕迹,尽显当年主人无上地位。东西两侧是带抄手游廊的配殿或厢房。院子方正开阔,气势恢宏。 正厅前一对小巧的石狮,憨态可掬。
“这里将是绝佳的正式会客、举办仪式或大型活动的核心空间。东西厢房可改造为书房、议事厅或重要库房。” 张承安指着正厅,“您看这规制,绝对是当年贝勒爷的体面!”
汪言拾级而上,推开正厅厚重的雕花木门。阳光透过高窗棂洒入,照亮了屋内宽阔的空间和粗大的梁柱。虽有些空荡,但那份沉淀下来的恢弘气度扑面而来。他想象着未来这里灯火通明,高朋满座的情景,嘴角不自觉地带上一丝极淡的笑意。
“嗯。继续。” 他退出正厅。
穿过正厅两侧的抄手游廊,进入第三进:过渡/内宅门。
空间相对收束,强化了私密性。此进可能曾设有屏门。东西厢房或作高级管事、清客居所,或为过渡性功能空间。 院内略显空旷,但格局清晰。
“这里私密性极佳,可改造为高级管理人员居住区或内部功能区。” 张承安介绍道。
穿过此进,进入第四进:后寝正院。
这里是核心居住区,环境清幽。正北为主人夫妇居住的正房(五开间,带东西耳房),东西厢房则为子女或重要亲眷居所。 院落尺度适中,一棵高大的海棠树,枝干遒劲,静立一角。
“后寝正院是生活起居的核心。正房可改造为主卧套房、家庭起居室。东西厢房作子女房或尊贵客卧。这院子是真正的‘家’之所在。” 张承安的语气带着理解。
汪言的目光在海棠树上停留片刻,想象着春日花开如锦的景象。他转向东侧,“东跨院?”
“汪先生好记性!这边请!” 张承安引着汪言穿过一道月亮门。
东跨院:自成天地。
这里比主轴线上的院落稍小,但布局更显精巧。同样有正房、东西厢房,围合成一个独立的院落。院中有一方小小的池塘,池边点缀着太湖石,虽然干涸,但意境犹存。几丛翠竹倚墙而生,更添雅致。
“东跨院相对独立,私密性强。可以给长辈居住,或者作为特别尊贵的客院。” 张承安建议道。
汪言心中已有定论。这里,会是刘小丽的居所。独立,安静,又不会远离中心。他点点头,没说什么。
第五进:后罩房/后勤区。
小主,
位于正院之后,通常为一排连房的后罩楼或后罩房(七开间)。主要用作后勤、库房及厨房区域,功能性强且隐蔽。 空间高阔,改造潜力巨大。
“后罩房空间充足,可以做大型设备间、储藏室、员工区、甚至改造为室内泳池或健身房。完全独立于主生活区。” 张承安介绍着。
穿过西厢房旁的一道月亮门,眼前景象陡然一变。一座占地广阔(约15亩/平方米)、设计精巧的中式园林豁然呈现!
这是整座宅邸的灵魂所在! 假山堆叠,错落有致,出自名家之手,巧妙地分隔出不同的景致空间。一条蜿蜒的溪流 贯穿其中,连接着几处大小不一的水池,池畔点缀着形态各异的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