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点到的朱雅文和周扬立刻凑到一起,小声嘀咕起来。朱雅文比划着夸张的“独自徘徊”动作,周扬则提议用“圆场”步表现无目的游荡。
“第二组,‘狂喜’!” 马竞和孙梅竞对视一眼,孙梅竞兴奋地原地转了个圈,马竞则做出振臂高呼状。
“第三组,‘恐惧’!” 老师的声音落下,目光投向了刘艺菲和……站在角落的江一燕。教室里瞬间安静了一下。
刘艺菲神色平静地看向江一燕,眼神清澈,带着询问和合作的意愿。江一燕抿了抿唇,抱着手臂,下巴微扬,没有说话,但也没有拒绝。
“好,给你们五分钟构思!”老师说道。
五分钟很快过去。朱雅文和周扬率先上场。他们用缓慢、重复的“圆场”步在空旷的场地中交错、远离,配合着双手缓慢、略带滞涩感的“云手”变形,眼神空洞地望向远方,确实营造出一种无言的疏离感。
老师点评:“‘圆场’的运用抓住了‘游离’感,但‘孤独’的内核还可以更深沉。”
马竞和孙梅竞的“狂喜”则充满活力。他们融入了大幅度的现代舞跳跃和旋转,配合着戏曲中大开大合的身段变形,笑声和呼喊交织,感染力十足,赢得了掌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师点头:“情绪饱满!但注意‘云手’的连绵圆融在狂放中如何保持韵律美感?这是个课题。”
轮到刘艺菲和江一燕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充满了好奇。神仙姐姐和一向有些疏离的江一燕搭档“恐惧”,会是什么效果?
江一燕先动。她选择了现代舞中一种扭曲、蜷缩的姿态,身体紧绷,双手如同受惊的鸟爪般抓挠着空气,急促的呼吸带动着肩背的剧烈起伏。
她的眼神锐利,充满了警惕和抗拒,肢体语言直接而富有冲击力,表达着一种面对迫近威胁的、外放的恐惧。
刘艺菲则截然不同。她没有选择任何激烈或扭曲的动作。她先是背对观众,以一个极其缓慢、带着细微颤抖的“云手”起势开场——那动作不再是行云流水,反而充满了凝滞感和不确定的试探。
接着,她开始了一段极其缓慢、几乎无声的“圆场”步。她的脚步虚浮,仿佛踩在薄冰之上,每一步都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和随时会坠落的惊惶。她的身体微微内收,双臂并非完全张开,而是以一种奇异的、介于防御与拥抱之间的姿态环在身前。
她的头微微低垂,下巴几乎要碰到锁骨,长长的睫毛低垂着,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没有夸张的表情,只有一种从骨髓深处弥漫开来的、无声的、巨大的惊悸。
她并非在躲避某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被一种无形的、弥漫性的恐惧所包裹、吞噬。她的“圆场”步越走越慢,身体蜷缩得越来越紧,仿佛要将自己缩进一个不存在的安全壳里。
当江一燕以一个强烈的、象征崩溃的倒地动作结束时,刘艺菲也恰好以一个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带着绝望意味的指尖轻颤作为收束。
教室里一片寂静。两种截然不同的“恐惧”表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张力。江一燕的表演直观、有力,充满了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