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加勒比海,圣文森特岛。
咸腥的海风裹挟着热带特有的潮湿热浪,吹过“黑珍珠号”巨大的木质甲板。这艘停泊在瓦利拉布湾的“幽灵船”,并非汪言记忆中迪士尼乐园里光鲜亮丽的仿制品,而是一艘由真实退役货轮改造、历经风浪、散发着桐油、铁锈与海盐混合气息的钢铁巨兽。
甲板上,穿着破烂海盗服的群演们正顶着烈日,在动作指导的呵斥下,笨拙地练习着挥刀与踉跄的“醉步”。空气里弥漫着汗味、防晒霜和远处渔村飘来的烤鱼香气。
汪言戴着宽檐草帽,穿着简单的白色亚麻衬衫和卡其短裤,站在临时搭建的导演监视棚下。他手里捏着一份被海风吹得哗啦作响的当日通告单,目光却锐利如鹰,穿透墨镜镜片,紧盯着监视器屏幕。
屏幕上,是约翰尼·德普饰演的杰克·斯派洛船长。他正被两个群演扮演的“皇家海军”粗暴地拖行在粗糙的甲板上。德普的脸上涂着烟熏妆,辫子头歪斜,标志性的翘胡子沾着不知是汗水还是故意抹上去的朗姆酒。他嘴里念念有词,身体像没骨头般扭动挣扎,眼神却带着一种玩世不恭的狡黠。
“Cut!”汪言的声音透过对讲机响起,清晰而冷静,“约翰尼,挣扎的幅度再小一点,像条滑溜的鳗鱼,不是被网住的鲨鱼。海军士兵,你们拖的是个醉鬼,不是一袋土豆,动作要粗暴但别太用力,他随时可能‘滑’出去。”
德普闻言,立刻像被抽掉骨头般软了下去,任由两个群演“费力”地拖拽,嘴里还即兴加词:“轻点!伙计们!我这身行头……呃……可是限量版!” 现场响起一阵压抑的低笑。
汪言嘴角微不可查地勾了勾。德普的即兴发挥常常带来惊喜,但节奏必须由他掌控。他拿起另一部对讲机:“道具组!杰克那顶破帽子呢?刚才挣扎时掉海里了?立刻!找顶一模一样的!十分钟后重拍这条!”
“收到!汪导!”对讲机里传来道具组长带着加勒比口音的急促回应。
监视棚外,副导演顶着烈日跑过来,递上一瓶冰镇矿泉水:“汪导,维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的理查德先生到了,在特效棚等您。还有,洛杉矶那边发来了《猫鼠游戏》的DVD样片和全球票房最终报告。”
汪言接过水,猛灌了几口,冰凉的液体稍稍驱散了喉咙的干渴。“票房报告放我桌上。告诉理查德,我处理完这条就过去。”他目光重新投向监视器,“准备!Action!”
圣文森特岛东岸,一处背靠陡峭悬崖、被剧组临时征用的巨大岩洞内,温度比外面低了不少,空气中弥漫着石膏、硅胶和化学药剂的刺鼻气味。这里就是《加勒比海盗》的“诅咒心脏”——特效化妆与模型制作中心。
汪言走进来时,维塔工作室的特效总监理查德·泰勒(Richard Taylor)正和几个技师围着一个工作台。台上躺着的,是一个极其逼真、令人毛骨悚然的半腐烂海盗模型。
模型的上半身是布满尸斑和溃烂伤口的皮肉,下半身则直接是森森白骨,肋骨清晰可见,脊椎骨节节分明。最骇人的是头颅,半边脸还残留着惊恐扭曲的肌肉和一只浑浊的眼球,另半边则完全是骷髅,牙齿暴露,下颌骨半张着。
“汪导!”理查德抬起头,脸上带着艺术家般的狂热和一丝疲惫,“看看我们的巴博萨船长!月光下的杰作!”他拿起一个强光手电筒,模拟月光角度照向模型。在特定角度的冷光下,那半边腐烂的皮肉仿佛变得透明,内部的骨骼结构若隐若现,视觉效果极其诡异震撼。
汪言走近,仔细端详着模型的细节。他伸出手指,轻轻触碰了一下模型肋骨上一条细微的裂缝:“这里,修补痕迹太明显了。月光下会被镜头捕捉到。还有,”他指向模型空洞的眼窝,“眼球浑浊度不够,缺乏那种被诅咒侵蚀、失去生命光泽的死寂感。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