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尽,晒谷场的地面凝着一层薄霜,苏晴提着木桶往溪边去,刚走到半路就愣住了——往日潺潺流淌的溪水,如今只剩下浅浅一洼,露出底下布满碎石的河床,连桶底都没法没过。她蹲下身摸了摸溪水,冰凉刺骨,水量比昨天少了大半,心里咯噔一下:“这可糟了,菜畦刚播种,每天都要浇水,往后取水可怎么办?”
她提着半桶水往回走,脚步沉甸甸的。刚到晒谷场,就见林野正检查菜畦的稻草覆盖,晨光透过薄雾洒在他身上,把身影拉得有些单薄。“林野,溪水快干了。”苏晴的声音带着焦虑,“就剩一点浅水,不够浇菜也不够日常用的。”
林野直起身,接过木桶掂了掂,眉头皱起:“昨晚的风不仅降温,还把上游的积雪融水都刮偏了,看来得找新水源。”他抬头望向后山,“之前去挖野菜时,隐约听见山坳里有水流声,说不定藏着山泉,咱们今天去探探。”
“我跟你一起去!”苏晴立刻说道,“多个人多个照应,我还能帮着拿工具。”
“算我一个!”李嫂从柴房出来,手里拿着刚烙好的菜饼,“我力气大,能扛东西,以前在老家也找过山泉,知道哪儿容易有水。”
周婶和陈婶也凑了过来,周婶手里攥着一卷麻绳:“人多力量大,咱们组队去,路上也好互相帮衬。”陈婶则拍了拍腰间的柴刀:“后山说不定有野兽,我带着刀能防身,还能砍点树枝开路。”
小丫头扒着林野的衣角,眼里满是期待:“林叔叔,我也想去!我能帮着看路!”林野揉了揉她的头发,把她抱到李嫂身边:“山路不好走,你跟着李嫂阿姨在后面,千万别乱跑。”
出发前,林野从地窖里翻出不少实用工具:登山绳、工兵铲、几个大容量塑料桶,还有囤的PE软管和单向阀——这是他灾前准备的户外装备,没想到现在派上了大用场。“这单向阀能防止水倒流,软管韧性好,要是找到山泉,就能用虹吸原理把水引下来。”林野一边整理工具,一边给大家讲解,“登山绳咱们按三人一组系上,后山陡坡多,安全第一。”
一行人踏着晨雾往后山走,路面湿滑,布满碎石和融化的雪水。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地势越来越陡,前方出现一道近七十度的斜坡,坡上长满低矮的灌木丛,底下隐约传来叮咚的水流声。“应该就在下面了!”李嫂侧耳听了听,眼睛一亮,“这声音是活水,错不了!”
林野让大家在坡上站稳,取出登山绳,先打了个称人结系在自己腰间,又把绳子另一端固定在旁边的老松树上,用石头压实:“我先下去探路,苏晴你在上面拉着绳子,保持五米左右的绳距,有缓冲空间。”他按照野外攀爬的技巧,双手各持一段绳圈,双脚蹬着坡上的石缝,慢慢往下挪动,“记住,拉绳子时重心要靠后,我往上爬时会重心靠前,咱们配合着省力气。”
苏晴紧紧攥着绳子,手心沁出冷汗,眼睛死死盯着林野的身影:“你慢点,别急!”周婶和陈婶则在旁边扶住树干,帮忙稳住绳子,防止意外滑落。
林野爬到坡底,拨开灌木丛,一股清冽的水汽扑面而来。眼前是一处隐蔽的山坳,一股山泉从岩石缝隙中涌出,汇成浅浅一汪水潭,潭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头顶的枝叶。他弯腰掬起一捧水尝了尝,甘甜清冽,没有异味。“找到水源了!”他朝坡上大喊,声音里带着难掩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