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寇氏一门

“那我们就一同过去吧,这边走。”

杨振指了个方向,便继续说着:“那我再讲讲咱这吴桐寇家吧。其实这寇氏祖宅便在咱吴桐县,这寇广的祖父名叫寇愍,如今刚过古稀之年,当年科举可是连中三元,那是他才二十出头,其文气轰动朝野,先帝有意磨炼于他,就命他出任一小县县令,没成想,就三年,便将一个小县治理的膏泽广被,更是让临县之人纷纷前往落户,由一个小县升至中县。”

“在之后,便在户部任职,因其廉洁奉公,颇受先帝倚重,又因文采斐然,故而出任为太子太傅。再后来,太子登基,这寇大人便成了太傅,位列三公。”

“可在这寇大人五十余岁时,也就是我那同年,寇洵中状元任职御史台那年,便向圣上提出请辞,理由竟是父子二人同朝为官,恐有结党之嫌,可圣上自是不允,此事便不再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此一晃,便过了十多年,这寇老大人总算是告老还乡了。这回到家乡,也总是闭门谢客,整个州啊,也就只有我这县令,也因是寇洵的同年,才能入府探望。”

崇岳听罢,好奇的问:“这寇老爷子学识文采都那么强,怎么不让他那孙子也参加科举,入朝为官?难道是这寇广不爱读书?”

杨振大摇其头,说:“非也,非也!这寇广啊,自小就聪明机警,从小就得其父其祖的教导,学问自是非常人能比,可这寇老大人却不让寇广参加科举,只是对外说,他学识不够,还需继续研读。到底怎样,也无从知晓。”

崇岳闻言,心里便萌生了一些想法,但是也仅仅是想想而已,没有说出口,若以后有机会,可能才会去证实一番。

杨振说完这些,便又与崇岳聊了聊其他的,聊的越多,就让这县令越惊讶:‘这崇公子虽然对一些常识的表现甚是奇怪,似乎不太了解,可言谈举止颇有法度,并且对一些事情的认知理解,更是深刻独到,往往一句话便能直指要害,说清事物本源,必定读过很多书,可有时候的说话方式却又与众人不同,真是奇哉怪也!’

加上无意间的一瞥,杨振就瞥见崇岳那缥缈出尘之姿,不由就是一愣:‘是啊!崇公子与城隍相识,岂能是凡夫俗子?再看他仙风道骨,必是仙门中人,也许是久不下山之故,才会是这样的吧。’

崇岳也没想到,就是无意中的说话方式,就能让这县令如此脑补,若是让自己知道这县令所想,不知道会不会更加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