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一旦清晰,行动便有了方向。当务之急,是尽快查明西山诗社和竹溪先生的底细。此事不能假手于人,必须亲自调查,而且速度要快。
第二天,林凡借口要去京西挑选一批上等的野蜂蜜和山泉水(这与他点心匠人的身份相符),带着小七,早早出了门。他刻意避开了可能被监视的主要道路,选择绕行小路。
京西地界广阔,山峦起伏。西山诗社并非隐秘组织,稍加打听,便知是一群文人雅士定期在西山脚下一处名为“听泉别院”的庄园内聚会,吟诗作画,主持者正是号“竹溪先生”的致仕老翰林,周文渊。周老翰林德高望重,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虽已致仕,但在清流中影响力不小。
林凡没有贸然接近听泉别院,而是在远处观察。别院环境清幽,往来多是书生打扮之人,看似并无异常。然而,在观察过程中,林凡却意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国子监陈博士的马车,竟也出现在了别院附近!
陈博士果然与西山诗社有往来!而且时间点如此巧合,就在九王爷下达指令后不久!
林凡心中疑窦丛生。他让小七留在原地继续观察,自己则假装迷路的游客,试图靠近一些,听听有无其他信息。
就在他迂回靠近别院后门时,忽然听到两个刚从书院里出来的文士低声交谈:
“……竹溪先生此次召集我等,怕不只是品茗论诗那么简单吧?”
“嘘,慎言!先生忧国忧民,漕运新政关乎社稷,我等岂能坐视不理?只是……唉,如今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恐非我等笔墨所能涤荡啊……”
漕运新政!又是漕运新政!林凡心中豁然开朗!这西山诗社,表面是文人雅集,实则是清流官员议论时政、甚至可能暗中串联反对漕运新政的场所!竹溪先生周文渊,就是这股清流势力的核心人物之一!而陈博士,显然是其中的积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