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帐之内,烛火“噼啪”一声,爆开一朵小小的灯花。
顾昭的指尖,冰凉得如同帐外的冬雪。那份写满了暗语的羊皮,在他的手中,仿佛有着千钧之重,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喜峰口!
皇太极!
蒙古!
这几个孤立的词语,在他的脑海之中,迅速地串联成了一条完整而又致命的锁链,一个深埋于他记忆深处、代表着大明国耻与转折的梦魇——“己巳之变”,如同挣脱了枷锁的洪荒巨兽,咆哮着,向他扑面而来!
他脸上的血色,在一瞬间褪得干干净净。一种源自于灵魂深处的、对于历史巨大惯性的恐惧,紧紧地攫住了他的心脏!他知道,那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并未因为他这只小小蝴蝶的出现,而有丝毫的偏转!
不!绝不能让历史重演!
短暂的惊骇之后,一股更加猛烈的、如同火山喷发般的决绝之意,从他的胸中轰然升起!他猛地站起身,因为动作太过剧烈,甚至带倒了身旁的茶盏,滚烫的茶水泼洒了一地,他却恍若未觉。
“来人!”
他用一种近乎于嘶吼的声音,向着帐外发出了命令。
亲兵队长周平立刻冲了进来,看到顾昭那张从未有过的、凛冽如冰的脸,心中猛然一沉:“大人!”
“立刻笔墨伺候!另外,传我的将令,点选一百名最精锐的龙骑兵,备好最优良的战马,随时准备出发!”顾昭的命令,简洁得不带有一丝一毫的废话。
在摇曳的烛火之下,顾昭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将羊皮上的情报,用最为精炼、最为清晰的语言,整理成了一份八百里加急的最高等级军报。他没有添加任何个人的猜测与推断,只是将事实——后金主力的集结、与蒙古部落的会盟、以及那诡异的向西移动的路线,原原本本地陈述了出来。
每一个字,他都写得力透纸背!
“周平,”他将刚刚写好、墨迹未干的军报,用火漆封好,郑重地交到了亲兵队长的手中,“你亲自带队,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份军报,送到宁远城,亲手交到督师大人的手中!记住,星夜兼程,人可以死,马可以倒,这份军报,绝不能有任何延误!去!”
“是!”周平感受到了那份几乎要溢出纸面的、沉重如山的压力,他郑重地将军报贴身藏好,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转身,消失在了茫茫的风雪之中。
快马加鞭,风雪无阻。
当这份来自顾昭的紧急军报,摆在袁崇焕的书案之上时,这位辽东的最高统帅,同样感受到了那股令人窒息的寒意。
他反复地、逐字逐句地,将那份军报看了不下十遍。他那张素来沉稳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了难以掩饰的震惊与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