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向全息沙盘,用手指放大并高亮了一艘正在丘陵地带蹒跚移动的“陆行舰”模型,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军官。
小主,
“我们都深入学习过联邦的百年战争史。二十二世纪中后期,我们的祖先,无论是‘银翼联盟’还是‘千瓣军团’,在军备竞赛白热化的阶段,都曾倾力发展过属于自己的超重型战略单位‘泰坦级空天舰’。”她刻意加重了“空天”二字。
“现在,让我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比,看看真正的战略兵器与眼前这种……‘陆地巨舰’的本质区别。”埃莉诺的声音如同冰冷的解剖刀,开始层层剖析:
“第一,核心机动性。我们的泰坦,依靠的是成熟的冷核聚变能源驱动反重力悬浮技术,能够在大气层内进行高空、高速的立体机动,甚至具备短时突入近地轨道的能力。它是一把可以随时出现在战场任何关键节点的、真正的战略尖刀,掌控着战场的三维空间。而这些东西……”她的指尖敲了敲“陆行舰”的模型,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被彻底束缚在二维的地面上。速度缓慢至极,转向半径大得惊人,复杂地形适应性几乎为零。在现代立体化战争环境中,它就是一个巨大的、缓慢移动的活体标靶,其机动性甚至不如我们一辆标准的主战坦克或单兵机甲。”
“第二,生存能力与部署前提。泰坦的空基属性是其生存的关键。它翱翔于云端之上,能有效规避绝大多数地面直射火力的威胁,它的主要对手是敌方的制空力量和高性能防空系统。因此,制空权的争夺,是泰坦投入战场绝对的前提条件。没有空中优势,泰坦绝不会轻易出动。而这些东西,”埃莉诺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拷问的意味,“它们庞大的体型、缓慢的移动速度,使得它们既无法有效隐藏,也难以规避任何来自空中或远距离的精确打击。在敌方完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将如此庞大的资源投入到这种极易被摧毁的平台上是何等的战略失智?这无异于将国库的黄金打造成华丽的棺材,然后开着它招摇过市。”
“第三,战术与战略价值。泰坦是作为移动的、难以摧毁的火力堡垒和前线指挥核心来使用的,在夺取制空权后,用于强行撕开最坚固的防线,或对敌方进行战略威慑,其价值体现在关键战役的一锤定音。而这些东西,”她指了指沙盘,“在低水平的、局限于地面的土着内战中,或许能起到一定的心理威慑和移动堡垒的作用。但在面对拥有绝对制空权、精确打击能力和超视距作战能力的我们时,其战术价值无限趋近于零。它们非但无法有效支援防御,反而会因为其巨大的价值和目标特性,成为吸引火力的磁石,拖累整体的防御部署,是名副其实的战略负资产。”
埃莉诺停顿了一下,让她的分析深入人心,然后总结道:“所以,女士们先生们,这并非一个简单的笑话,而是一个文明走向歧途的悲哀缩影。它揭示了一个文明当其科技发展在关键节点走上歪路,战略思维被固有模式禁锢后,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这些‘陆行舰’可能是他们倾尽国力打造的骄傲,是他们文明的象征。但在我们,在一个真正的星际文明眼中,这只是一种无效资源的巨大浪费和战略思维的彻底失败。是文明僵化的活化石。”
分析完毕,埃莉诺上校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任何多余的感慨都被抛诸脑后。现在,它们是目标,是需要被清除的障碍。“记录在案:确认土着文明存在大型地面移动平台‘陆行舰’,判定为高价值、低威胁目标。优先予以摧毁,以加速瓦解土着有组织抵抗意志,并直观展示绝对武力差距。”她转向战术官,命令清晰果断:“通告所有大陆作战部队,一旦发现此类目标,无需请示,优先呼叫空中支援。让空军的小伙子们活动一下筋骨,给这些执着于‘旱地行舟’的指挥官们,上一堂关于制空权意义的、代价高昂的最后一课。”
她的嘴角掠过一丝冷峻的弧度:“告诉他们,也告诉我们自己,深核联邦的敌人,没有资格存在于星空之下。让他们彻底明白,什么叫做‘天上来敌’。”
“命令已确认,舰长!指令下发至所有作战单位!”战术官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
命令以光速传遍全球战场。顷刻间,分布在艾莫莉丝星球各处的星际军地面部队,几乎同时收到了来自轨道指挥部的目标指示和火力授权。对于前线的士兵和军官而言,发现这些缓慢移动的巨型目标,与其说是威胁,不如说是……送上门的功绩和一场即将上演的烟火秀。
几乎不需要任何协调,各部队指挥官不约而同地下令后撤,拉开安全距离,同时派出侦察兵或使用无人机,用激光指示器牢牢锁定了这些在旷野中显得格外突兀的钢铁巨兽。对于装备了STAR-15纳米服和先进观瞄系统的星际军士兵来说,这甚至比在模拟训练中打击固定靶标还要轻松。
“铁砧小队呼叫空中支援,坐标已标记,发现大型地面移动目标‘陆行舰’一艘,请求使用‘杰里科’导弹予以清除。”布莱克本军士长的声音在频道中响起,平静得像是在预约一场清洁服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