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几乎听不清。
陈砚舟尝了一口。咸淡适中,火候到位,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他写下分数:创意6,口味8,情感9。
你炒得很好。他对大叔说,但她要是还在,一定会说少放点盐
大叔一怔,眼圈顿时红了。
接下来的几位选手水平参差不齐。有学生模样的孩子做了妈妈牌的番茄炒蛋,可惜糖放多了;有个阿姨带来自制酸菜鱼,但火候过了,鱼肉老了。
争议最大的是第三位选手。
他又高又瘦,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上台时不看人,也不说话,径直打开背包,取出一套银光闪闪的小型厨具。
最特别的是,他带了一瓶蜂蜜和一小包辣椒面。
他在锅里煎了一块豆腐,待两面金黄后取出,刷上蜂蜜,再撒一层细如粉尘的辣椒。
接着点燃喷枪,轻轻炙烤表面。
蜜糖遇热融化,包裹住辣粉,形成一层琥珀色的脆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道菜叫。他摘下口罩,声音低沉,有些人伤害你,还笑着说这是为你好。就像这辣意,裹着糖衣而来,等你察觉时,已经晚了。
全场寂静。
陈砚舟夹起一块送入口中。
先是极致的甜,甜得像是小时候过年时长辈塞进嘴里的糖果。随后辣意渐渐浮现,不是呛人的辣,而是慢慢渗透,越嚼越烫,最后化作压在舌根的刺痛。
他放下筷子,凝视着那盘豆腐。
这不是普通的调味搭配。这种甜与辣的比例,精准得不像是即兴发挥,倒像是……反复演练过很多次。
他抬头看向那人。
对方也在看他,嘴角微微上扬。
评分卡亮起,多数给了高分。陈砚舟打了创意9.5,口味8.5,情感……6。
情感分偏低。那人挑眉,你不觉得这道菜很有故事吗?
故事太完整了。陈砚舟说,真实的情感,通常不会这么工整。
那人轻笑一声,收拾东西离开。经过评委席时,脚步顿了半秒。
陈砚舟低头整理评分表,指尖在两个字上轻轻划过。
小张凑过来:要不要查查他的背景?刚才阿阮那边发来消息,说远程评分系统收到异常IP探测,可能有人想干扰打分。
先按兵不动。陈砚舟说,让他再露些马脚。
第四位选手是个胖小伙,做了红烧肉加鹌鹑蛋,说是奶奶的秘方。第五位是退休老师,蒸了一碗鸡蛋羹,说这是哄孙子睡觉的法宝。
两人的分数都中规中矩。
第六位上场的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带了个迷你电陶炉,煮了一锅潮汕牛肉丸汤。汤清肉弹,一看就是下过苦功的。
第七位是位老太太,颤巍巍地端出一碗阳春面。面条细软,汤底清亮,上面撒着一小撮翠绿的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