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报道争议,美食阶级论风波

陈砚舟没开直播,也没接受采访。他坐在后院的小桌前,翻看着手机。微博私信不停地跳出来,有骂的,也有支持的。

他点开个人主页,发了一张照片。

照片里是清晨五点的街角,路灯还亮着。那位拄拐老人坐在小板凳上,戴着老花镜,手边摊着一张抄满笔记的纸,旁边放着保温桶和答题卡。他正一笔一划地写着什么。

配文只有四个字:真心,无阶级。

发布三分钟,点赞破万。

有人留言:“我爷爷不识字,但他会做全城最好吃的葱油饼。真心从来不分高低。”

“我是个送外卖的,昨天答错题没领到粥。但今天我学会了,连食材比例都会背了。”

“能不能别动不动就扯阶级?人家立个规矩怎么了?超市打折还要排队呢。”

舆论开始有了变化。

但攻击的声音还在。

“讲课就是作秀!”

“开放讲解课?谁下班还有空去听厨师讲课?”

陈砚舟走到门口,取出一块木板,用黑笔工工整整地写下一段话:

“考试题全部来自基础厨理,答案贴在门口。不会?可以学。想吃?先要懂。这不是羞辱,是尊重。”

他又加了一句:“每周六下午两点,宋小满免费授课,教大家怎么答对题。”

消息传开,不少人都觉得意外。

“真有人愿意教?”

“那姑娘刀工那么厉害,还肯花时间讲这些?”

唐绾看到新动态,没再发声明。她悄悄更新了报道,加了一段视频采访。

镜头里是个穿格子衫的年轻人,背着外卖箱。

“我叫李伟,送外卖三年了。”他说,“以前觉得粥就是填饱肚子,便宜就行。那天在门口看他们答题,听着听着,突然觉得……原来一碗粥里也有故事。”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现在每天背一道题,下周再去试试。”

视频最后,他站在店外,仰头看着公告栏,阳光落在他脸上。

晚上七点,店里的客人渐渐少了。

陈砚舟关上大门,拉下卷帘。厨房的灯还亮着,他一个人在灶前翻着锅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