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砚舟站在原地,掌心还紧握着那片碎瓷。锋利的边缘在他指尖划出一道细痕,但他没有松开。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低头看了眼保温箱,将碎瓷轻轻放入夹层,仔细拉好拉链。
他转身走向摊车,掀开盖子。锅贴已经凉透,油纸泛黄,但形状依然完整。他取出五个锅贴,一个一个翻过来,用铁铲尖在底部细细烙字。动作缓慢而专注,每一笔都烙得深沉。
一不接待权贵欺压。
二不供应地沟油。
三不隐瞒食材真相。
烙完字,他直起身,走向人群前排。一位穿着旧棉袄的老人拄着拐杖站在那里,正是最早在法院门口喊出这锅贴有证据的人。陈砚舟将第一个锅贴递了过去。
老人愣住了,给我?
是您最先说出了真相。陈砚舟说,这家店今后要靠大家的真话活下去。
老人接过锅贴,双手微微颤抖。他低头看着锅贴底部,轻声念道:一不接待权贵欺压......声音虽轻,却清晰地传到了周围每个人的耳中。
第二个锅贴递给了一位怀抱孩子的年轻母亲。她之前举着手机直播,拍下了赵德利鞋底被烙上二字的画面。陈砚舟将锅贴递给她,你让孩子看到了什么是正义。
女子眼眶泛红,没有说话,只是将锅贴紧紧贴在胸前。
第三个锅贴给了街角卖煎饼的小贩。他曾被黑帮收取保护费却不敢反抗,那天却第一个冲上前捡拾证据文件袋。陈砚舟递出锅贴,你说过我也想挺直腰杆做人
小贩接过锅贴,咧嘴笑了,当场咬了一口,边嚼边说: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香!
陈砚舟回到摊车旁,声音平静而坚定: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店。这是所有受过委屈、遭遇不公、还想讲道理的人,共同撑起来的地方。
没有人鼓掌,但也没有人离开。有人掏出手机拍照发到群里,有人低声重复那三句话记在备忘录里。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举手问道:我能当监督员吗?可以留个电话吗?
可以。陈砚舟点头,从明天开始,店里会挂一本登记簿。谁发现问题,直接写上去。
话音刚落,沈君瑶走上前来。她解下那条洗得发白的碎花围裙,抬手将它挂在旗杆顶端。微风拂过,布面舒展开来,如同一面旗帜。
唐绾摘下颈间的银汤匙项链,走到店门边,轻轻按在木框上的一道刻痕里。那是前几天许铮用匕首刻下的字。她的手指在上面停留片刻,才缓缓收回。
余昭昭从香囊中倒出最后一点陈皮干,撒在门槛前。粉末落地时扬起一阵淡淡的香气,她轻声说:该从睡梦中醒来了。
宋小满抽出柳叶刀,在门侧木柱上划下一道痕迹。比之前的浅,但笔直利落。她说:刀下留真,不是留情。
阿阮举起铜铃铛,轻轻一摇。清脆的铃声中,薄荷枝微微颤动,露珠从叶尖滴落,渗入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