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和果子的泪光

她转身走向橱柜,取出两个模具——一个是樱花五瓣形,一个是牡丹八层纹。她把两个模具并排放在案台上,像是对峙,又像是对话。

然后她开始擀皮。

一层白糯米皮,一层绿抹茶皮,交替叠了七层,每层都薄如蝉翼,透光能看见指纹。擀到最后,她把两种皮拼在一起,压出一朵半樱半牡丹的花形。

馅料是现成的——温热的千层油糕,扬州老法子蒸的,一层猪油一层糖一层面粉,叠了三十六层,入口即化,甜而不腻。

她包好,收口朝下,刷上蜂蜜水,撒一层极细的抹茶粉,做成初雪落樱的模样。

这不叫和果子。她把成品递给陈砚舟,和解果

陈砚舟接过,放进蒸笼,盖上盖子,计时三十秒。

蒸汽升腾时,没人注意到,那热气里隐约浮着些影子——唐代的女厨站在灶前,手把手教一个日本学徒切面;竹简上刻着分筋错骨,七层叠春八个字;学徒跪地叩首,怀里抱着一本抄录的刀谱......

影像一闪而逝。

笼盖打开,香气扑面而来,带着油香、米甜、茶韵,还有一股说不清的暖意,像是冬日里有人为你捂热了手套。

陈砚舟把那枚和解果放在白瓷盘里,推到山田守面前。

老者双手颤抖地拿起筷子,夹起果子,咬了一口。

外皮柔韧微弹,内馅绵密温润,油香层层化开,舌尖最先尝到的是抹茶的微苦,接着是油糕的甜润,最后回甘里,竟有一丝熟悉的咸鲜——那是老扬州师傅炒糖时加的一丁点盐,藏在三十年前的记忆深处。

他的眼眶一下子红了。

这个味道......他喃喃道,我奶奶做过一次......她说,这是她这辈子唯一一次,按原样复刻出来的中国味。

他猛地翻开族谱,手指颤抖地指向一页:这里写着——真正的樱花,应开在油香里。若有一天遇见这味,代我跪谢

话音落下,他双膝一弯,直接跪坐在地,额头触地,肩膀剧烈地抖动。

翻译哽咽着转述,声音都变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