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不知道背后的深意,更不清楚,这位被称为沙书籍爱将的易学习,骨子里比李达康还要倔强三分。
正因如此,这项任命才得以毫无阻力地通过。
高育良借着沙瑞金的势,走得顺风顺水。
旁人只当是正常人事安排,看不出其中门道。
真正能看透这一层的,全场不过祁同伟和田国富两人而已。
就连李达康,也被蒙在鼓里。
他还以为高育良这是趁机打压自己,压根不知道易学习和沙书籍的关系。
但他清楚一件事:只要易学习上任,他的日子就不会好过。
别的不说,单是这个消息传出去,京州楼市就得应声下跌两成。
影响如此直接,并非因为易学习能力不行,而是立场不同。
站在百姓角度看,他是清官,为民请命,铁面无私;
可站在某些人眼里,他就是那个砸场子、坏规矩的“刺头”。
一辈子扎根在基层干实事,所作所为无不是为了百姓安居、民生改善。
这份初心,没人能挑得出毛病。
可要是换到李达康的立场上看,那味道就变了。
李达康是什么人?他根本不像个普通人。
他是台不停运转的政绩发动机,一切行动都围绕着数字转。
房价要是跌了两成?那不等于要他命?
这可不是简单的市场波动,而是剜他的心肝、抽他的筋骨。
这时,祁同伟也站了出来,慢条斯理地开了口:
“易学习这个人选,我觉得挺合适。
从过往经历来看,他既讲规矩,又有人情味,是个有温度也有原则的干部。
有他来搭班,对达康书籍来说,是实打实的支持,可以说是强援联手。
再加上他们早年共过事,彼此知根知底,合作起来更有默契。
所以我认为,这个安排很妥当。”
话听着中肯,实则暗藏锋芒。
当年易学习替李达康扛事的事,在汉东官场早就是公开的佳话。
可李达康一路高升,却从未真正提携过对方,这事一直被私下议论。
如今祁同伟当众提起,分明是在揭旧疤——
这不是建议,是软刀子往脸上划。
李达康脸色渐渐沉了下来,却一句话都说不出。
祁同伟字字在理,挑不出错处,可每一句都像在打脸。
坐在主位上的沙瑞金,看气氛已经有些凝滞,便适时开口:
“眼下达康书籍肩上的担子确实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