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取而代之!

什么是格局,什么是手腕,他展现得淋漓尽致。

即便如此,高育良还是忍不住叮嘱几句:“同伟,你的谋划很周全,但要注意分寸。

这是关键所在。

我们所有的较量,都必须建立在理念分歧的基础上,绝不能沦为私人恩怨。

记住,让汉东发展得更好才是唯一目标。

其他都是细枝末节。”

这番提醒来得正是时候。

理念之争而非私怨——把握住这个原则,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这是高育良多年宦海沉浮的心得,字字珠玑。

最后这块拼图的补齐,让祁同伟陷入沉思,反复咀嚼着这句话的重量。

谁曾想,正是这个准则,日后竟成为沙瑞金折戟沉沙的关键,令他最终止步于体育总局局长的位置。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省韦会议室里,祁同伟首次以常委身份参会。

以往虽列席过,但终究是客座。

如今真正跻身决策核心,这份殊荣加身,他反而格外谦逊。

作为在场最年轻的常委,他主动与每位同僚寒暄,场面融洽非常。

唯独李达康冷眼旁观,对祁同伟视若无睹。

直到沙瑞金昂首而入时,李达康瞬间变脸,起身相迎的动作行云流水。

沙瑞金志得意满地步入会场。

此刻的他,才算真正坐稳了汉东的头把交椅。

解决赵立春遗留问题是他此行的使命,如今尘埃落定,自然意气风发。

即便为此让祁同伟坐上副书籍之位,也在所不惜。

现在的汉东,早已换了天地。

在座众人失去靠山,成了无根浮萍。

虽然理论上他们联合起来仍能制衡书籍,但沙瑞金心知肚明:没有后台的官员,终究难成气候。

官场铁律便是如此现实——再嚣张的跋扈,一纸调令就能收拾。

诚然,高育良与祁同伟的联盟眼下确实棘手。

但只要京城不再有赵立春作梗,沙瑞金随时可以请动上层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