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他们心中,这不是普通的司法程序,
而是牵扯到国家尊严的大事,一点都不能含糊。
可正因如此,上面反而不能轻易表态。
毕竟案子是由地方主导处理的。
一旦京城插手指挥,性质就变了。
会让人觉得这是国家在对外施压,
成了中央层面的问题,不再是地方执法。
所以哪怕心里再恼火,有些话也不能明说。
可祁同伟这时候的操作,堪称滴水不漏。
他第一时间推动检方起诉,直接按死刑标准走流程。
上报最高检的材料,更是让人叫绝,
反应迅速,条理清晰,批复秒批。
这个回应,等于给了祁同伟一颗定心丸。
如果说最初他还有试探的成分,
那现在,他已经完全摸清了上头的思路。
就连最高法的死刑复核申请,他也处理得干脆利落。
这一连串动作,已经不只是执行,而是传递信号了。
而祁同伟接下来的做法,更是把格局打开了。
公开行刑,还特意邀请受害人家属和当地领事出席。
刚中有柔,软硬兼施。
请家属到场,是向全国人民表明:
国家没有忘记你们的伤痛,
这一次顶着压力做决断,为的就是给你们一个交代。
至于那些领事官员,则是赤裸裸的警示——
我们动真格的了,别再越界。
祁同伟不过是个省韦证法委书籍,
在汉东是响当当的人物,放到全国,也只是勉强够得上高级干部的边。
但他这一步走得稳、拿捏得准,分寸恰到好处。
所有关注此案的人,都记住了这个名字。
这也是陈部长此刻心情舒畅的原因。
当然,他打的算盘也不止于此。
否则也不会特意在这个节骨眼上,召祁同伟进京。
他早就听说,缅北几个头目即将抵京受审,
而祁同伟必然是其中的关键人物。
风声虽未明说,但公安部耳目众多,
这类消息漏掉的可能性极小。
所以他果断出手,发出邀请,时间掐得刚刚好。
不管是不是刻意安排,反正时机正好。
两人坐上车,一路畅通无阻地驶出空军建地,
最终停在一个隐蔽基地前。
并肩步行进入营区。
“同伟啊,这儿是我们公安部的训练基地。
每季度,部里最精锐的警员都会来这里轮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