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人流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远在京城,无数高层的目光聚焦于此。

虽无人亲临现场,但这起案件牵动着太多人的神经。

就在这一刻,祁同伟这个名字,被不少人默默记下。

而当事人自己,却浑然不知。

汉东高院判决刚出,最高法的批复便火速下达,几乎是秒批。

更耐人寻味的是行刑的时间安排——

第二天,正是遇难者“三七”祭日。

汉东郊区,一座废弃矿山早已准备妥当。

早在祁同伟归来时,这里就被划出一片空地,简单布置成行刑场所。

没有仪式,没有场面,最朴素不过。

可即便如此,仍引起广泛关注。

庭审期间,始终未明示执行方式。

按国际惯例,普遍推测会采用注射。

毕竟时代不同了,枪决常被视为对人格的羞辱。

可这一次,汉东偏偏选择了枪决。

这个决定,释放出极为强烈的信号。

一时之间,外界议论纷纷,有人不解,有人震动。

但对于国内百姓而言,这个消息令人振奋。

尤其是受害者家属,格外感念这个时间的选择——

正逢“三七”,民间素有追思传统。

这样一个日子,既是对亡者的告慰,也是对生者的交代。

消息传出,街头巷尾奔走相告,互联网上热议不断。

人们讨论的焦点,并非所谓“严酷”。

相反,大家都在说:这判决,有人情味。

因为这个时间点的背后,藏着一种态度——

法治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站在人民这一边。

老百姓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心里装着他们,

哪怕只做一件小事,他们也会记很久。

这件事,迅速点燃了汉东的舆论场。

由于枪决公告发布在庭审结束的第二天,消息一出,许多人得知地点后,便连夜动身,争抢最佳观看位置。

往日冷清的矿山,转眼间竟成了人潮涌动的聚集地,络绎不绝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

这里原本设有矿山派出所,虽挂着派出所的名头,但编制极小,人员稀少。

所里就一个所长、三个副所长、两名正式民警,再加上四五名辅警,勉强撑起日常运转。

当初选址在此,本是图个清静,谁料今日却要承担如此重压。

所长心里既紧张又激动——这么个小单位,居然被推到风口浪尖,若能妥善应对,或许能在上级面前露脸,将来仕途也多一分希望。

可随着前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心情逐渐从兴奋转为焦虑。

起初一人问他这儿是不是行刑的地方,他还能笑着点头;

再来两人问,他也还能应付;

等到第五十个人反复确认时,他脸上的笑容已经有些僵硬了。

现在才凌晨三点,人群就已经开始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