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最扎眼的证据!

蔡成功原先那点股份,在新厂里根本不作数。

老厂的设备、债务,全留在原地。

工人们以“保全资产”为由,把能用的东西全搬了过来。

银行追债无门,只能继续找蔡成功算账。

而蔡成功,至今还关在里面。

眼下这个热火朝天的新厂,跟他已没有任何关系。

发改委一行人很顺利地进了厂区。

眼前的新厂,和从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老厂再破,毕竟底子是国营大厂,环境、设施再差,也还算齐全。

可现在这地方,空旷整洁,看着干净,却总觉得少了点人气,冷冷清清。

郑西坡年纪大了,虽然是工人们推出来的代表,但事已成定局后,他还是把厂子交到了儿子郑乾手里——就是那个曾经满头黄毛的年轻人。

当年他帮厂里拉来几笔订单,立刻成了工人心中的“救场英雄”。

这新厂的构想,也是他提出来的:让工人拿遣散费入股,凑钱建厂。

于是,一座全新的“大风厂”,就这样立了起来。

郑乾早就打好了算盘,嘴上答应给工人们补发欠薪,转头就把那笔钱截了下来,悄无声息地揣进了自己腰包。

靠着李达康名下的三千五百万资金,他顺势搞起了新大风厂。

可这厂子说白了根本没花什么真金白银——地皮是现成的,设备是旧的挪用,再搭几间彩钢板房,成本低得几乎可以忽略。

他就钻了这个空子,肆无忌惮地往自己兜里捞。

厂门口停着的那辆黑色揽胜,就是最扎眼的证据。

对付工人嘛,手段简单得很。

每个月按时发点工资,大家就乐呵呵地干活去了。

至于那笔巨额补偿款?他们根本碰不到边儿。

原来的护厂队,全被他用高薪留了下来。

名义上是守厂房、保资产,实际上就是替他看场子、压阵脚。

有人觉得不对劲,想闹点动静,话还没说出口,护厂队就已经堵上门了。

底层的博弈,向来如此现实。

一场所谓的改制,硬是把郑乾从一个街头混混捧成了风光无限的成功人士。

当年他也谈了个漂亮的女朋友,可干的都是些见不得光的勾当——开个空壳公司,参与围标拿回扣;接不了大项目,就打着大风厂的名头四处招摇撞骗。

如今不同了,大风厂真成了他自家的产业,心思立马转到了怎么一步步掏空它。

嘴上说得漂亮,说是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振兴企业,说白了,不过就是开个网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