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成绩有目共睹!

这位老对手,如今虽与沙书籍走得近,但对他高某人,并未真正刀枪入库。

自从赵立春那次登门之后,两人之间的气氛悄然生变。

敌意仍在,锋芒却已收敛许多。

以往针尖对麦芒的较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妙的平衡。

刚才那一幕,若不是李达康抢先开口,他作为省正府一把手,不得不接话。

这是规矩——主要领导不开口,谁敢越雷池一步?

可李达康看似逢迎,实则是替他解了围。

外人只当是惯常的奉承,唯有懂行的人才知道,这是一招暗度陈仓。

这就是李达康的本事:不动声色间,化解一场潜在的僵局。

高育良环视一周,缓缓开口:

“达康书籍说得在理。

汉东今日的局面,的确离不开沙书籍掌舵领航。

这是全省之幸,也是我们在座诸位之福。

不过话说回来,眼下还有一件事,亟需沙书籍拿个准信儿——那就是那一百多个被压下来的人事安排,总该有个说法了。

现在的形势,拖不得啊。

有些同志年纪眼看就到杠了,再耽搁下去,怕是要重演当年陈岩石同志的老路。

那样的遗憾,咱们不能再犯了。”

这句话如一根细针,猝不及防扎进沙瑞金心头。

他一时没缓过神——怎么好端端地扯到这件事上了?

陈岩石的事他当然知道。

当年赵立春一手遮天,硬是把一位劳苦功高的老干部卡在正厅级,直到退休也没给副部待遇。

那是积怨多年的旧伤,如今被高育良轻描淡写提起,话里藏针:你沙瑞金若是也这般行事,岂不是步了赵立春的后尘?

说白了,就是一句提醒:别忘了善待老臣,别让人心寒。

沙瑞金目光如刀,直直盯住高育良,想从那双平静的眼中看出些端倪。

可惜,什么也没有。

那张脸波澜不惊,仿佛只是陈述一件寻常公务。

这让沙瑞金格外窝火,却又无可奈何。

此时最坐立不安的,却是吴春林。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当初随口提的一句牢骚,竟被高育良当众翻了出来。

当着常委班子的面,公然点出“冻结干部”这个敏感话题,分明是在逼宫。

这不是给他上眼药,是什么?

吴春林看向高育良的目光,顿时多了几分惊疑与敬畏。

沙瑞金脸上的笑意早已褪尽,却也只能顺着台阶往下走:

“育良同志说得对,陈岩石同志的遗憾,我们确实不能再让它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