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笑了笑,径直走进了高育良的书房。
书房还是老样子,整洁、朴素。
博古架上摆的东西不多,大多是些茶叶礼盒的包装,看着甚至有些冷清。
但书桌上的那些书,却明显是被反复翻阅过的。
其中一本十五年版的《万年历》,被翻得尤其旧。
这本书高育良百看不厌,当年小高能调职升迁,就靠了它的一点启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祁同伟也不拘束,随手拿起那本书,翻看起上面的批注。
这么多年,高育良这个习惯一点没变,看书时随手写下心得,从不间断。
正当祁同伟看得入神时,高育良擦着头发走进来。
他轻轻关上门,笑着走到祁同伟面前。
“今天怎么样?有什么想法?”他一边坐下一边问道。
祁同伟见他脸色仍有些发白,赶紧倒了杯水递过去,等他坐定后,才坐到对面。
“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祁同伟开口道,“我没料到老书籍会这么干脆。”
“在你面前,在李达康面前,他一点都不遮掩,连赵瑞龙都不放在眼里。”
“我不太明白,按理说,就算认输了,也该留下点什么。”
“现在就这样走了,什么也没做。”
这话说得是不是有点……太孤傲了?
“孤傲”这个词,祁同伟用得格外谨慎。
他清楚,高育良身边有不少人也拿这个词评价过自己。
所以,在他这里,“孤傲”并不是个褒义词。
但眼下,他也实在找不到更贴切的词来形容眼前的赵立春。
赵立春这个人,给人的感觉特别复杂。
说他贪婪?好像也不全是。
可要说他清廉?赵瑞龙干的那些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侵吞国有资产几百亿,这不是空穴来风。
这些事情,怎么看都透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古怪,让人难以理解。
高育良听完,轻轻点了点头。
对祁同伟来说,这些事情确实太难看透。
因为他没经历过那样的局面,自然也难以体会。
就像赵立春说的那样,祁同伟有脑子,只是阅历不够。
不然也不会让李达康今天对他刮目相看。
甚至就连他自己,都被祁同伟的手段震了一下。
从接他那一刻起,就开始布局。
这种心思和胆识,是高育良以前从没在祁同伟身上见过的。
但即便如此,有些事情没亲身经历过,就看不到背后的真相。
这并非祁同伟的局限,而是时代的隔阂。
他自然也就理解不了。
“赵立春不是没有后手,他来汉东这一步棋,本身就是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