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干笑了两声,说道:
“老书籍,这事也是没办法,任务落在我身上,总得想点办法。老田这些年来一直不太顺,我想着给他找个突破口,也没想太多,毕竟油气集团太复杂了。”
赵立春听后笑了笑,仿佛被查的是别人,而不是他儿子。
他语气淡然,甚至带着几分轻松:
“田封义这个人,你选对了。这种任务,就该他来办。老成持重,当年我冷落他,也有时代的原因。他确实有点官迷,但做事有分寸。让他主政一方维持局面可以,但要他开拓进取,确实难为他了。调查油气集团,他就合适。
因为他最懂得进退取舍。
如果查瑞龙的事牵扯到别人,那可就是无妄之灾。
那些人可不比我,真查出来,被处理的可是你们。
只有涉及瑞龙的事,才能公开。
这种分寸,一般人拿捏不好,但田封义行,他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料。”
赵立春言语之间,对这个曾经被自己冷落的人,满是赞赏。
他说得没错,田封义确实在政治平衡上有着极强的直觉。
油气集团的问题,远不只是赵瑞龙一个人。
还有不少二代、三代牵涉其中。当年赵立春牢牢掌控汉东政局,
但在这些国资问题上,他也得适当放手,否则,现在的他也不会有如此体面的待遇。
这事看着像是突发,其实早有伏笔。
正如赵立春所说,查赵瑞龙,是众望所归,但若牵扯出别人,那就是坏了规矩。
到时候,遭殃的只会是查案的人。
那些二代三代的能量,远不是地方上的草根能比的。
各种关系盘根错节,能让你明白,
什么叫“我的口水都比你的血红”。
此时的赵立春,也有些感慨。
说到底,他自己也算半个二代,只是没有那么显赫罢了,能有今天的地位,已是不易。
更多的,还是取决于个人本事。
暂且不说别的,光是在汉东推动的开放政策上,
赵立春就足以载入史册。
然而,得失之间往往难以两全。
世间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总要有所取舍。
当年改革之时,他不肯让出部分权力和利益,就已经为今天的局面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