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春盯着祁同伟,等着他的回应。
对祁同伟来说,如果真能办了赵立春,
不说别的,他的前程是稳了。
退休前至少能坐上沙瑞金的位置,再往上,那就看命了。
祁同伟看着赵立春,眼神毫不退让,
直接回应:
“您放心,这件事我一定办妥。
该下手的时候,绝不会犹豫!”
这话一出,高育良和李达康的脸色又沉重了几分。
他们清楚,这件事牵扯太广。
高育良立刻站出来说:
“同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老书籍是跟你开玩笑,别当真。”
看到高育良这少有的情绪,祁同伟尴尬地笑了笑。
这种态度,他还是第一次在高育良身上见到。
赵立春倒是不以为意,摆了摆手:
“育良,你就别打圆场了。
既然我们都坐在这儿了,我总得给孩子们留点念想。
这就是我的礼物。
将来我要是被那群京城来的家伙抓了,
我宁愿是同伟来抓我。
我在汉东这么多年,临了,
再给汉东做最后一份贡献,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其实到了我这个年纪,早就活得够本了。
这一辈子,活出了别人八辈子都赶不上的精彩。
就算史书怎么写,属于我的那一页,是谁也抹不去的。”
此时的赵立春,依旧带着当年那股豪气。
仿佛即将被围猎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
神情平静,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
赵立春继续说道:“当初我离开的时候……”
我的打算其实是让育良接下书籍的位子,达康继续留在京州再干上两年。
等老刘退下来以后,把达康调到外省当省掌,再从外地安排一个人过来。
这样汉东的局面,应该能稳上二十年。
育良的能力我是了解的,不比我差多少。
差的就是一个机会,我一直以为这个机会我可以帮他争取到。
没想到最后阴差阳错,机会却落到了祁同伟头上,让他找到了出路。
这也是他的造化,育良啊,
你可是沾了他的光。”
听了这话,高育良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他人生中最幸运的一件事,就是认识了祁同伟。
以前是他为祁同伟铺路,而现在,
祁同伟走到了他前面,成了他的依靠。
这样的学生,谁不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