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敢不敢在他面前说个‘不’字?
如果不行,你心里可有合适人选?
这个时候,该补谁上去?”
高育良没有直接表态,依旧把难题抛给祁同伟。
但他知道,这个人从不让人失望。
而祁同伟也毫不迟疑,早已胸有成竹。
他缓缓开口:“这事我琢磨过。
上次京海出事后,易学习火线提拔为市长,才半年时间,就把京海整治得焕然一新。
这样的人,不该埋没在小地方。
把他调来和李达康搭班子,最合适不过。”
高育良微微点头,这人他确实听说过。
早年在基层时还当过李达康的顶头上司,却因为一件旧事背了处分,在县处级岗位上沉寂了整整二十年,直到最近才重新冒头,在京海干出了名堂。
不过更让他感兴趣的,是接下来的事。
当初田国富曾有意将他调来京州,担任纪委书籍,目的很明确——盯住李达康。
可最后为何不了了之?
高育良太了解田国富了,那是出了名的老狐狸,心思深、手段多。
连这样的布局都被拦下,他不禁好奇起来。
“那易学习到底说了什么?居然推掉了这么好的机会?”
祁同伟此时嘴角微扬,强忍笑意,看着高育良说道:
“他说——‘我要是去监督李达康,那谁来监督沙瑞金?’”
话音刚落,高育良愣了一瞬,随即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话说得太冲,也太狠了。
在沙瑞金风头正盛的当下,竟敢讲出这种话,简直是拿仕途在赌博。
要知道,当年他在会上提议拆分反贪局时,嘴上说着“我也接受纪委监督”,其实不过是场面话罢了。
在汉东,真正掌权的两位大员,从来不受明面约束,唯一的制衡,只存在于彼此之间。
而那时的易学习,不过是个小小的处级干部,竟敢如此直言无忌,胆识确实非常人所能及。
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就定他了。”高育良果断拍板,“下次常委会议,我就提这个任命。
待会儿我亲自打个电话,让现任市长主动请辞。”顿了顿,他又看向祁同伟,“你还有别的考虑吗?一并说说。”
一句话决定一个市长的命运,祁同伟早已习以为常。
如今的高育良,就有这样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