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铁路之狼

九两金 是我老猫啊 2060 字 13天前

夜色如浓墨般化不开,将利兰·斯坦福位于萨克拉门托的豪华办公室笼罩在一片沉寂之中。

距离那场几乎烧毁萨克拉门托铁路工业区的大火已过去数月,但其引发的震荡与余波,仍在太平洋铁路公司这艘巨轮的深处隐隐发酵。

斯坦福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手中端着一杯威士忌,目光深邃地投向窗外那片被无数灯火点缀的城市夜景。

萨克拉门托,这座在淘金热的浪潮中迅速崛起的加州首府,此刻在他眼中,既像一头匍匐在黑暗中的巨兽,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与机遇,又像一盘尚未终局的棋,每一个落子都可能改变整个战局。

自工业区那场大火之后,公司内部的反对声浪一度甚嚣尘上。

他不得不承认,那个名叫陈九的华人头领,以及他手下那群悍不畏死的亡命之徒,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甚至一度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

为了维持内部的稳定,为了安抚那些各怀鬼胎的股东,他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甚至选择与陈九进行了一场秘密的、不为人知的谈判,默许了那份看似荒谬的“合作协议”。

用他的退让换取暂时的平静,以及……那些该死的账簿。

这份妥协,在他那些高傲的同僚眼中,无异于奇耻大辱。

尤其是查尔斯·克罗克,那个负责铁路建设的家伙,更是将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斯坦福的“软弱”与“失策”。

克罗克在董事会上咆哮着,唾沫星子几乎喷到斯坦福的脸上,扬言要动用一切力量,将那些纵火的华人暴徒碎尸万段。

斯坦福只是冷冷地看着他表演。

他太了解克罗克了。此人背地里搞了许多小动作,只看得到眼前的损失与仇恨,却看不到更深层次的危机与转机。

克罗克在铁路建设初期,凭借其强悍的组织能力和对华工的残酷压榨,确实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铁路的贯通,帝国的建成,克罗克这种“监工头子”,其价值已然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克罗克那贪婪无度、肆无忌惮的行事风格,早已在公司内外树敌无数,甚至引起了华盛顿那些政客们的警觉。

1870年,虽然横贯大陆铁路已通车大半年,但铁路公司内部的财务问题、与政府的土地和贷款纠纷、以及公众对于其垄断地位和建造过程中黑幕的质疑,正逐渐浮出水面。

克罗克作为“四大巨头”中主管建设、与劳工和承包商直接打交道最多的一员,其粗暴的管理方式和在财务上的某些不透明操作,很容易成为攻击的靶子。

工业区的大火,不过是一个导火索,一个让斯坦福得以“名正言顺”地削弱克罗克权力的契机。

他利用了这次危机,在迅速摆平陈九,暗示自己已经拿到账本,并且割让许多利益之后,以“管理失察”、“应对不力”为由,一步步蚕食克罗克的权力,最终成功地将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建设总监”在工业区重建之中的影响力大大削弱,迫使其将更多精力转回到他那些私人承包的、与铁路公司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建筑公司上。

这并非完全将克罗克“踢出去”,因为克罗克在铁路建设上的经验和人脉依然重要,但其在公司核心决策中的话语权无疑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当然,这场内部权力的再平衡并非没有代价。

为了换取其他股东,还有亨廷顿与霍普金斯的支持,斯坦福也不得不“割肉饲虎”。

他默许了亨廷顿在东海岸更为激进的融资计划。

那些通过关联公司层层控股、发行高息债券的冒险举动,虽然能解公司燃眉之急,却也埋下了更深的隐患。

他还同意了霍普金斯提出的在新支线建设中进一步压缩成本的方案,这意味着可能要再次牺牲工程质量,或是……进一步压榨那些仅存的、尚在铁路系统内从事维护和修建工作的劳工利益。

现如今,铁路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压力,亨廷顿正竭力在东部和欧洲市场为公司筹款,而霍普金斯则以其着名的“节俭”严格控制着公司的每一笔开支。

这些让步,如同在他心头剜下了一块块血淋淋的肉,让他感到阵阵刺痛。但斯坦福的脸上,却看不出丝毫的沮丧与不甘。他将杯中的威士忌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灼烧着他的喉咙,却也点燃了他眼底更深沉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