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数道由全副武装的卫兵把守的厚重闸门,外界的一切喧嚣都被彻底隔绝。
李承乾与尘清瞳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个由钢铁、火焰与蒸汽构成的,充满了工业时代独有力量感的宏伟世界。
巨大的厂房高不见顶。
粗壮的钢结构支架纵横交错,宛如巨人的肋骨,支撑起这片广阔的天穹。
刺眼的电弧光不时在远处炸开。
如同白昼的闪电,
将一道道正在忙碌的身影映照得宛如神话中的工匠。
灼热的气浪混杂着机油与金属特有的味道,扑面而来,非但没有让人不适,反而激起一种原始的、血脉贲张的兴奋感。
地面上,
无数条错综复杂的轨道纵横交错。
无人驾驶的电瓶车,载着沉重的物料,悄无声息地滑过。
头顶上,
巨大的龙门吊缓缓移动,发出沉闷的轰鸣轻。
而易举地吊起数以吨计的钢板,精准地送到指定的位置。
“元首!”
“元首好!”
一路上,
凡是看到李承乾身影的工人,无不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
他们纷纷摘下头上的安全帽。
用那沾满油污和汗水的手,用力地捶打着自己的胸膛。
他们的眼神中,
没有对帝王的畏惧,而是充满了对领袖、对导师、对神只一般的,最纯粹、最炽热的崇敬与信赖。
这不是君臣之礼,
而是一种发自肺腑的、只属于黔州这个新世界的独特敬意。
“辛苦了!大家继续忙吧。”
李承乾微笑着,向每一个向他致意的工人点头回应。
他的声音不大,
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仿佛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
让原本紧张而繁忙的氛围,多了一丝温情。
就在这时,
一位身穿白色工作服,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精神却矍铄无比的老者,快步从厂房深处迎了上来。
他的脸上,
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狂喜。
他正是这座庞大造船厂的总工程师,墨垂。
一个曾经在大唐工部郁郁不得志。
穷极一生只能修修补补,却在黔州焕发了第二春,迸发出无穷创造力的天才匠人。
“元首!”
墨垂来到李承乾面前,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您……您来了!成了!我们……我们成功了!”
他语无伦次地挥舞着手臂,仿佛一个向家长炫耀心爱玩具的孩子。
“根据您赐下的那些天工图纸,我们的研发时间大大缩短了至少一百年!那个……那个钢铁巨兽,我们……我们真的把它建造成功了!”
李承乾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深知,
将跨越千年的科技理念与图纸,变成现实,需要克服何等巨大的困难。
眼前这位老人,
以及他身后的数万名工匠,为此付出的心血,远非外人所能想象。
“性能如何?”
李承乾平稳地问道,他的冷静,与墨垂的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个……”
提到具体性能,墨垂脸上的狂热稍稍褪去,多了一丝属于工程师的严谨。
他沉默了片刻,
从助手手中接过一卷厚厚的图纸,小心翼翼地递到李承乾面前。
“元首,因为……因为咱们黔州没有海,无法进行实际的下水航行测试。”
“所以……这里记录的,全部都是基于您的理论公式计算出的数据。”
“您……您请过目。”
李承乾接过图纸,缓缓展开。
那上面用最精细的笔触,绘制着战舰的每一个结构,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
舰长:128米。
舰宽:21米。
标准排水量:9800吨。
满载排水量:吨。
动力:4台新式燃煤蒸汽轮机,四轴推进,总功率匹马力。
最高航速:25节(理论值)。
主炮:三座双联装203毫米口径主炮。
副炮:八座单装120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
……
一行行数据看下来,
李承乾的内心,掀起了滔天巨浪。
客观来说,
这艘被命名为“黔州”级的第一代重型巡洋舰,其性能在后世看来,不过是二战早期的水平。
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所不如。
但是,
在这个时代,在这个连风帆战舰都尚未完全成型的7世纪地球。
这艘船,
就是当之无愧的海上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