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牧几人听得脊背发凉,却又不敢漏掉一个字。
最后,轮到李穗岁询问关于物资地点的问题:“请问这里附近有没有获取枪械的军方物资地点?”
“军方的物资你们就不要想了,你们没有被授权。”
队长直接打断,“但警用枪械可以。据我们最新侦察,县城JC局的枪械库应该还没被人动过。”
他话锋一转,“不过以你们目前的装备水平,风险很高——开锁、清理门口尸群,都是大麻烦。”
“这信息你们还会卖给别人吗?”
李穗岁追问,“我们花费罐头购买的消息,不想白跑一趟。”
这是他们目前最担心的——花费巨大代价获得的信息,到头来却为他人做嫁衣。
“七天内不会。‘蚂蚁’出售的物资点信息会封锁七天,等我方侦察更新后才会重新上架。”
也就是说,他们只有七天时间窗口。
七天,在这个世界里,既漫长又短暂。
足够做很多准备,也足够发生无数变故。
方牧忍不住插问:“队长,我多问一句您别介意。
你们为什么不自己将这些物资取回,反而是通过地点信息贩卖出来?
无论怎么想,像枪械这种东西随便一把价格都会超过一个物资坐标信息的价格。”
这个问题困扰他很久了,“蚂蚁”的做法似乎不符合作为商人的利益最大化原则。
“我们‘蚂蚁’并不会和当地的幸存者争夺物资的。”队长解释道。
“嗯?可我看到的是你们的人占领了高中,还把路边的太阳能板都给拆卸完了。”方牧继续问道,他想起了前几天目睹的一幕。
“那是据点建设期的必需物资。据点建成后,我们原则上不再主动搜刮本地资源——应急情况除外。”
队长的解释听起来合理,但方牧敏锐地捕捉到“原则上”和“应急情况”这两个留有充分余地的措辞。
方牧心中一动:那之前的加油站......还能再去!
这个消息比想象中更有价值。
蚂蚁的物资点更新机制和“不主动搜刮”原则,意味着许多被他们标记过但又未完全取走物资的地点,可能还有不少的“残羹剩饭”去收集。
“好了,我回答的已经够多了。”
队长看上去有些不耐烦了,他瞥了一眼手表,“三条基础信息,一条物资情报,总共八百罐头。怎么支付?”
“八百?!”李穗岁有些震惊,“不是一条物资信息两百吗?”
这个价格远超他们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