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仓库厚重铁门,混杂着饲料、尘土、油脂和隐隐腐败气味的闷热空气扑面,屋顶的排气扇嗡嗡搅动凝滞的空气。
透过换气扇进来的光线打在悬挂腊肉上,深红肉块表面,油脂缓慢凝聚、拉长,“啪嗒”、“啪嗒”滴落水泥地,积起浑浊油渍。
角落几块盐分不足,未腌制到位的腊肉,边缘泛起灰绿,一丝酸腐气味悄然弥散。
相比之下,高处通风的猪肉干,在高温干燥下,变得黝黑紧实,硬如石块。它们不怕热,还能继续降低肉干的含水率,延长保存时间。
方牧、白池、郑凡几人将糖果、巧克力、咖啡等,按类别小心放进“储物间”。
所谓的储物间就是在猪圈打扫干净后,用砖头支起一个框架,再在上面垫上木板。每放下一袋,都反复检查架子稳否,位置阴凉否。
整理完毕后,他们又喊来大伯,三人决定趁着天色还早,去勘察合适的山洞位置。
在酷夏来临前建好山洞,转移物资,是关乎众人存亡的头等大事。
山脚泥土被太阳烤得发烫,蒸腾土腥热气。
三人排成线,目光如炬扫视岩壁坡地。碎石在脚下滚动,汗水浸透后背。
终于,厂房后方一处背阴山坳吸引注意。
高大厂房投下的阴影与旁侧略高山体形成天然屏障,双重遮挡下,此地几乎无直射阳光,阴凉异常。
更难得,此处山脚地势略高,在此横向开凿,既能避雨季地表积水,又能最大限度利用山体阴凉保温。
方牧蹲身,抓起泥土捻了捻,又仔细敲击裸露岩壁,侧耳听回声。白池观察地形和落石风险。
大伯用锄头柄戳选定位置,感受土质松紧。三人交换眼神,都看到认同,此地,仿佛为山洞量身定制!
他们不再犹豫,扛起工具快步返回。
方牧将选址和理由说明,众人都相信方牧、白池和大伯的决定。
长久信任和共同生存渴望,让所有人明白这山洞意味什么——保住食物、对抗酷暑、维系养猪场未来的生命线。
“那还等啥?”郑凡抹把脸上汗,第一个抄起铁锹,眼中跃跃欲试,“趁天没黑透,能挖一点是一点!”
紧迫感催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