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授艺神农

“譬如,可按其**形态**大致分类:草本、木本、藤本……再细究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之特征。观叶之形状(卵形、披针形、心形……)、叶脉走向(平行、网状……)、叶缘(全缘、锯齿……);察花之花序(总状、穗状、伞形……)、花瓣数目、雄蕊雌蕊之形态;辨果实之类型(浆果、蒴果、核果……)……以此为基础,即便未曾亲尝,亦可大致推断其可能所属类别,缩小辨识范围,降低尝药风险。”

云逸将现代植物分类学的部分基础理念,以洪荒修士能够理解的方式,娓娓道来。他并非传授高深理论,而是提供一种更系统、更高效的观察与归纳方法。

神农听得目眩神迷,仿佛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以往他凭借的是经验和直觉,虽然准确,却缺乏条理。此刻经云逸一点拨,顿时觉得眼前纷繁复杂的草木世界,似乎变得有脉络可循!

“妙!妙啊!”神农抚掌赞叹,“若依此法,辨识草木,效率何止倍增!不知老人家,这药理配伍,又有何高见?”

云逸微微一笑,继续以药锄在地上勾勒。

“药性有寒热温凉,药味有酸苦甘辛咸,此乃其基本属性,阁下已明。然药力入体,各有**归经**,如兵有专攻。譬如,麻黄归肺、膀胱经,长于发汗解表;桂枝归心、肺、膀胱经,善于温通经脉。明了归经,方能精准用药,直捣病所。”

“再者,药材配伍,并非简单相加。有**相须**者,如知母配黄柏,增强滋阴降火之效;有**相使**者,如黄芪配茯苓,黄芪补气,茯苓利水,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之效;有**相畏**、**相杀**者,如生姜能解半夏之毒;亦有**相反**者,如乌头反半夏,同用则毒性大增……”

云逸将中医理论中关于药性、归经、配伍(七情和合)的基础原则,深入浅出地讲解给神农听。这些都是无数代人实践总结的精华,此刻经由云逸之口,系统地呈现在神农面前。

神农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以往许多在实践中模糊感觉到、却无法清晰表述的规律,此刻豁然开朗!他感觉自己对药理的理解,正在发生一场质的飞跃!以往着成的《神农本草经》,更多是现象的记录,而此刻,他正在触摸现象背后的“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云逸并未停留于理论,他随手采摘谷中的草药,现场为神农演示如何根据形态特征快速分类,如何根据性味归经推断其可能的主治范围,如何利用配伍原则组合方剂,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或制约其毒性。

他甚至还传授了一些简单的**炮制**方法,如晒干、阴干、酒制、醋制、蜜炙等,解释不同炮制方法如何改变或增强药性,降低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