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讲道闲云

“……灵气非死物,乃天地之呼吸,法则之显化。引气非强夺,乃共鸣,乃接纳。炼化非磨灭,乃交融,乃升华……”

许多卡在炼气、化神境界多年的阁员,闻言如醍醐灌顶,以往修炼中诸多晦涩难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处,豁然开朗。他们不由自主地按照云逸所讲,尝试调整呼吸与意念,顿时感觉周身灵气变得前所未有的“亲切”,吸纳效率显着提升,法力运转也更加圆融顺畅。

讲完基础,云逸话锋一转,开始阐述他对“道”的理解,尤其是他所践行的“情理之道”。

“天道无情,运行有常,此乃其‘理’;然天地造化,孕育万物,众生有情,此乃其‘情’之一面。人道虽渺,聚沙成塔,信念可撼天,此乃人之‘情’;然文明发展,制度律法,探索真理,此乃人之‘理’。”

“吾之道,非绝情绝性,亦非沉溺私欲。乃是以情为舟,渡苦海,连众生,持本心不昧;以理为桨,明方向,辨虚实,破迷雾障碍。情理相济,方能于这浩瀚大道之中,寻得自身立足之点,行稳致远。”

他讲述自己在巫妖量劫中,建立闲云阁,收拢遗珠,既是顺势而为(理),亦是心存不忍(情);在封神杀劫中,与“墟”从相互算计到真情交融,是理与情的碰撞与最终合一;在混沌之中,面对魔神残念与域外星图,以理智分析危机(理),亦以共情体会其毁灭背后的绝望与警示(情)。

这些亲身经历的感悟,远比空洞的教条更能打动人心。台下众多阁员,尤其是那些经历过量劫残酷、或因各种原因不被主流势力接纳而加入闲云阁的“遗珠”们,听得如痴如醉,心潮澎湃。他们从中看到了另一种修行的可能,一种不泯灭本性、不脱离尘世,却又能直指大道的道路。

云逸的讲道,并非单向的灌输。他时而会停下,引动问道台周围的道韵,显化出种种异象——或是草木枯荣的轮回,演示生死法则;或是水火既济的平衡,阐述阴阳妙理;甚至将混沌中见识到的、那些迥异于洪荒的规则碎片,以模糊的道韵形式展现出来,虽不传授具体法门,却极大地开阔了众人的眼界,激发了他们思考大道的不同维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道三千,条条皆可证混元。莫要拘泥于一法一术,一教一派。需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闲云阁立阁之本,便是‘不同跟脚,只聚奇才’。望诸位,能于此处,找到属于你们自己的‘道’,走出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