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小心翼翼地引入了一个概念——人道。
【晚辈姑且称之为‘人道’。】云逸的意念带着一种尝试性的构建,【‘天道’规整万物,如同骨架与血脉;而‘人道’,或可视为流淌于血脉中的‘意志’与‘精神’,是生灵面对既定规则时,所迸发出的‘变数’与‘创造力’。】
【‘天道’求稳,求恒;‘人道’求变,求进。】
【二者并非必然对立。‘人道’需在‘天道’规则框架内生存发展;而‘天道’之‘大势’,或许亦需吸纳‘人道’之‘变数’与‘活力’,方能避免僵化,应对未知之劫?】
他将“人道”定义为生灵集体意志与创造力的体现,是“变数”与“活力”的源泉,并试图探讨其与“天道”相辅相成的可能性。这既源于他自身的经历与认知,也隐隐契合了他作为“天机蒙蔽”的变数身份,更将话题引向了“应对未知之劫”(暗指规则伤痕或重启),这无疑是“墟”会感兴趣的方向。
【晚辈见识浅薄,此念或许粗陋。】他最后再次以“不确定”和“自行摸索”作为缓冲,【只是观道祖所述之‘天道’过于宏大,不禁思及构成这洪荒的亿万生灵,其‘意’其‘行’,是否亦是‘道’之一面?】
云逸的回应,不再是纯粹的规则解析,而是融入了价值判断与哲学思辨。他并没有否定“天道”,而是提出了一个补充性的、源自生灵本身的“人道”视角。
【……】
这一次,“墟”的沉默,远比上一次更加漫长。
云逸能清晰地感觉到,那冰冷的意念并未退去,而是陷入了一种极其复杂的、高速的运算状态。仿佛他提出的这个“人道”概念,以及其中蕴含的“意志”、“变数”、“活力”与“天道”关系的论述,投入了一个原本只存在冰冷数据的湖中,激起了前所未有的涟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墟”作为规则的集合体,其核心逻辑是基于“秩序”、“稳定”与“效率”。它观察万物,更多的是在观察规则下的“现象”与“数据”。而云逸提出的“人道”,却指向了规则现象背后的“主观能动性”与“非确定性”,这显然是“墟”的数据库和逻辑模型中,相对薄弱甚至可能存在“盲区”的领域。
【新概念录入:‘人道’(暂命名)。定义为:基于智慧生灵集体意识与个体选择所产生的,具备一定‘非确定性’、‘创造性’及‘意志导向’的规则扰动现象。】
【分析:‘人道’与‘天道’存在基础逻辑差异。‘天道’基于既定规则推演;‘人道’引入不可完全预测之变量。】
【推演:引入‘人道’变量,对现有规则模型稳定性影响评估……计算中……】
【推演: ‘人道’之‘变数’与‘活力’,对修复‘规则伤痕’及应对‘系统熵增’之潜在价值评估……计算中……】
【警告:过度强化‘人道’变量,可能导致规则体系失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