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基地日常二三事

两人说话间,大棚区已经到了。

相较于地基工地的冷清,大棚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远远望去,十座白色的塑料大棚像一个个巨大的馒头,整齐地排列在体育中心西侧的空地上,棚顶反射着清晨的微光。

走近了,喧闹声、吆喝声、工具碰撞声混杂在一起,驱散了不少寒意。

工人们大多穿着厚厚的棉衣,头上戴着棉帽,脸上捂着口罩,只露出冻得发红的眼睛。

白岑和楚乔一过去,大棚区负责人立即迎上来。

“基地长,市长,你们来了!看,这第八座棚子的薄膜马上就铺完了。”大棚区负责人说。

白岑一看,最西边的那座大棚里,几个工人正踩着梯子,将最后一块塑料薄膜拉到棚顶,另外几个人在下面拽着边缘,喊着号子把薄膜拉紧。

阳光透过薄膜照进棚内,隐约能看到里面已经翻好的菜畦,黑黝黝的泥土散发着湿润的气息,和棚外的冰天雪地仿佛是两个世界。

“进度不错,但问题也不少吧?”白岑笑着问。

她知道,建棚只是第一步,后续的供暖、供水、保温才是关键。

没有合适的温度和干净的水,种子根本发不了芽,更别说长成能吃的蔬菜了。

“确实有两个难题。一是供暖,虽然我们把食堂的供暖管网引了一部分过来,但大棚太多,管网供不上。

二是供水,之前您拿出来的那几台净水机只够灌溉四座棚,但现在加了四座,净水机就不够用了。”

白岑早就料到了这些问题。

这三天来,她看似在 “休息”,其实一直在观察基地的短板,也早就从空间里准备好了应对的物资。

她故技重施,让负责人带人到一处空办公室,去搬发电机、净水机、水管、保温棉、燃油,以及小型锅炉、煤炭等物资。

当天下午,几台锅炉就已经安装好,棚里的温度很快升上来。至于发电机和净水机,也全部启动了。白岑让人们多拿一些蓄水的容器,尽可能多地储备可以饮用的水。

同时, 也把过滤后变得清澈的水,引入播种好的土地。

做完这些,已是傍晚,白岑和潇优慢慢走回体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