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裴浩然同志,”林昊宇顺势推出自己的人选,“他的优势恰恰是纯粹和专业。他是全省财政系统公认的专家‘铁算盘’,业务能力毋庸置疑。他长期在市局工作,对上级财政政策理解透彻,人脉熟悉,这将极大有助于我们云海县争取资金和项目,这是当前我们最急需的。而且,作为交流干部,他没有本地复杂的人际关系羁绊,更能铁面无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彻底理顺我县的财政管理秩序。我认为,他是扭转我县财政局面、重塑财政信誉的最合适人选。”
理由充分,逻辑清晰,立意高远。连郑国栋都不由得微微点头。
赵芳想反驳,却发现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林昊宇完全是从工作角度出发,滴水不漏。
陈国华不动声色:“国栋书记,你的意见呢?”
郑国栋放下茶杯,慢悠悠地说:“昊宇同志考虑得很周全啊。财政是个专业活,裴浩然同志的名头我也听说过,确实是个人才。从打破旧有格局、争取上级支持的角度看,空降一个业务能手,利大于弊。我同意昊宇同志的意见。”他选择了站在看起来更合理、也可能更有未来的一方。
“王强书记?”陈国华点将。
王强言简意赅,却力道千钧:“纪委支持任用业务能力强、背景相对简单的干部。裴浩然同志符合条件。另外,关于高宏远同志,纪委近期确实收到一些反映,虽然尚未构成违纪,但在审计某些项目时存在程序上的‘灵活性’问题,正在核实。在此敏感时期,提拔需格外慎重。”他适时抛出了一点“情况”,虽未定性,但足以彻底断绝高宏远的可能性。
赵芳后背渗出冷汗。孙海峰让他力推的人,竟然被纪委盯上了?他却毫不知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财政局长人选,高下立判。
“看来同志们的意见比较一致。”陈国华总结,“财政局长人选,原则上确定裴浩然同志。赵部长,按程序抓紧对接市局和市委组织部。”
“接下来,政府办主任人选。”陈国华将议题引向下一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