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凌烨仔细感知。左侧太滞重,右侧太锋锐,中间则过于涣散。似乎没有一条是真正“均衡”的。
他沉吟片刻,忽然心中一动。他没有选择任何一条现有的通道,而是将感知收回来,专注于自身。他缓缓运转《灵源守心锻识法》,调整着自身的能量波动,不再去迎合任何一条通道,而是试图让自身的波动趋于一种内在的平衡与和谐。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当他自身的能量波动调整到某个微妙的平衡点时,正前方的墙壁——那个岔路口的中心位置——原本光滑无比的表面,突然如同水波般荡漾起来!幽蓝的光芒流转,一个新的、更加狭窄的通道口,悄无声息地浮现出来!
这个新出现的通道,其能量场给凌烨的感觉不再是单一的倾向,而是一种流动的、包容的、等待共鸣的“平静”!
“真正的路…需要自己‘共鸣’出来?”凌烨心中明悟。这并非选择,而是考验!考验对自身力量的掌控程度!
他操控“夜骸”,毫不犹豫地驶入了这条新出现的通道。
通道内部不再笔直,而是开始出现弯折,并且逐渐分化出更多的能量岔路。有时需要将共鸣力凝聚成针,穿透致密的能量壁垒;有时需要将波动扩散成网,稳定躁动的能量湍流;有时则需要模拟出特定的频率,与通道本身的能量场产生谐振,才能打开隐藏的路径。
这完全就是一个巨大的、由纯粹能量和信息构成的立体迷宫!一个为“共鸣者”量身打造的试炼回廊!
凌烨全神贯注,将每一次前行都当作一次练习。他对自身共鸣力的掌控,在这种持续的、精细的要求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着。他学会了如何更高效地凝聚精神力,如何更敏锐地分辨能量的细微差别,如何更精准地调控自身的波动频率。
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有几次,他共鸣频率出错,触发了隐藏的能量陷阱,无形的力场冲击险些将“夜骸”掀翻;有一次,他试图强行突破一道过于坚固的能量屏障,结果遭到剧烈反噬,头疼欲裂;还有一次,他差点迷失在一处不断变幻方向的能量镜像之中,全靠不断回想苏玥之前提到的“能量签名稳定性”理论,才找准核心频率脱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夜骸”的机甲系统在这里几乎成了摆设,只能提供最基础的移动和防护功能。真正指引方向的,是凌烨那不断成长的共鸣感知。
苏玥在通讯另一端,只能通过凌烨断断续续的描述和沉重的呼吸声来判断情况,心始终悬着。她无法提供太多技术支援,只能偶尔根据凌烨的描述,从理论层面给出一些调整共鸣方式的建议,更像是一个遥远的、焦急的教练。
时间在高度专注中流逝。凌烨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闯过了多少能量节点。他的精神感到疲惫,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自身力量的理解和掌控感,也油然而生。
终于,在又一次成功地与一道复杂的复合能量锁产生谐振,打开通道后,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他走出了曲折的回廊,来到一个相对广阔的空间。这里像是一个圆形的厅堂,中央悬浮着一枚巨大的、结构无比复杂的幽蓝色水晶。水晶缓缓旋转,散发出比通道中更加浓郁和纯净的灵源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