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已经锁定在那座令人头皮发麻的“海上孤岛”要塞上,但如何接近它,成了摆在团队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指望那艘造型清奇、看起来随时会散架的“深海探勘者”号搭载他们全员进行正面(或者说侧面)突击?雷班纳觉得这跟骑着自行车去撞坦克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是结局都会很惨烈。
“所以,”雷班纳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看向明奇博士,“您这艘……呃……‘章鱼号’,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我们和必要的装备吗?或者,它除了声波武器,还有什么能跟要塞炮台聊天的‘硬家伙’吗?”
明奇博士挠了挠他那一头乱发,理直气壮地说:“空间?挤一挤总是有的!至于武器……声波攻击直达灵魂,要那些笨重的实弹武器干嘛?噪音还大!”
得,指望不上了。雷班纳把目光投向了停靠在雷达站内部码头、那艘陪伴他们渡海而来的“猛犸”号武装驳船。这大家伙虽然速度慢得像老年散步,但胜在皮实、空间大,而且经过克里夫之前的初步改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装甲和火力。
“博士,”雷班纳指着“猛犸”号,眼中闪烁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光芒,“如果我们想把这玩意儿,改成能下潜、能打架、还能扛住一定水压的……潜水炮艇,您觉得有可能吗?”
此言一出,克里夫的眼睛瞬间爆发出堪比探照灯的光芒,呼吸都急促了起来。把陆地驳船改成潜水艇?!这想法太疯狂了!太刺激了!太……符合他的技术审美了!
明奇博士也愣了一下,随即摸着下巴,围着“猛犸”号转了两圈,眼神如同在打量一件有趣的实验材料。“嗯……结构强度需要重新计算……水密性问题……动力系统改造……武器系统水下适应性……有意思!非常有意思的挑战!”他越说越兴奋,最后猛地一拍大腿(差点把挂在上面的扳手拍掉),“干了!正好我这里材料管够(指堆积如山的废弃设备和零件)!技术指导更是世界顶尖(自封的)!”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堪称废土魔改版的“陆地舰船下海计划”在这座偏僻的海上雷达站内拉开了帷幕。
接下来的日子,雷达站内可谓是鸡飞狗跳,噪音与火花齐飞。
明奇博士负责提供(极其不靠谱的)理论指导和(更加不靠谱的)能源支持。他经常抱着一堆沾满污渍的旧图纸,指着某个复杂到令人眼晕的公式,对克里夫说:“看!只要按照这个‘谢尔盖-冯·劳伦兹流体逆推方程’调整船体线型,水下阻力就能降低百分之十五!”而克里夫则会一脸茫然地反问:“博士,您这方程后面画的……是只王八吗?”
更多的时候,明奇博士会举着他那个滋滋冒电的万用表,到处测量,然后突然大喊:“这里的能量场不稳定!需要注入反向谐波!”接着就会不知道从哪个角落拖出一台看起来像报废微波炉的装置,接上电线,引发一阵短暂的停电和设备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