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治理期?澳洲大堡礁珊瑚修复

赵叔指着设备向学员和部落族人介绍:“这两套设备配合使用,既能快速培育修复珊瑚,又能有效净化海洋水质。智能珊瑚培育设备的珊瑚幼虫成活率达 85%,比传统培育方式提高 75%;海洋污染治理设备每天可净化 500 万立方米海水,使大堡礁周边海域水质在 2 个月内恢复到安全标准。同时,我们还会借鉴你们的‘渔业区域’传统,在设备部署时,优先避开原住民的传统渔业区域,确保他们的渔业活动不受影响。”

原住民部落的长老帕特里克绕着设备仔细观察,突然开口问道:“这台智能珊瑚培育设备投放的幼虫,会不会影响海洋里的神灵?我们原住民认为,每片珊瑚礁都住着‘礁神’,随意投放幼虫会打扰‘礁神’,导致珊瑚无法正常生长。”

赵叔立刻解释:“帕特里克长老您放心,我们的智能珊瑚培育设备在投放幼虫前,会邀请您和穆雷首领一起举行‘珊瑚祭祀’仪式,向‘礁神’表达敬意;投放的珊瑚幼虫都是从大堡礁原生珊瑚中培育的,符合当地珊瑚的生长规律,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海洋污染治理设备还会在你们的祭祀海域周边设置‘保护缓冲区’,禁止在缓冲区内开展设备作业,确保你们的传统祭祀活动正常进行。另外,设备收集的珊瑚监测数据还能帮助你们预测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为你们的部落迁徙提供安全建议。”

帕特里克长老听后点了点头,转身对身边的族人说:“这些中国人的设备考虑得很周全,我们可以放心地和他们合作。明天,我们带他们去‘珊瑚圣礁’,那里是我们原住民祖先守护的珊瑚礁区域,即使在现在的白化情况下,那里的珊瑚也能保持一定的活力,或许能帮到你们。”

二、协同修复: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

第二天清晨,穆雷首领和威尔逊长老带着迭戈和索菲亚,乘坐原住民传统的独木舟向 “珊瑚圣礁” 驶去。独木舟在平静的海面上缓慢滑行,海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下零星存活的珊瑚和游动的小鱼;穆雷熟练地操控着船桨,避开前方的暗礁;威尔逊则坐在船头,不时观察海面的情况,向学员们介绍如何通过海洋生物的活动判断珊瑚健康状况 —— 比如小丑鱼在珊瑚丛中频繁出没,说明周边珊瑚生长健康;如果海龟在某片海域长时间停留,意味着那里的珊瑚礁适合栖息。经过两个小时的行程,他们终于抵达了 “珊瑚圣礁”—— 这是一片面积约 5 平方公里的珊瑚礁区域,虽然部分珊瑚也出现了轻微白化,但仍有大量色彩鲜艳的珊瑚存活,红色、黄色、蓝色的珊瑚交织在一起,像一座海底花园;海水中,成群的热带鱼在珊瑚丛中穿梭,几只海龟在缓慢游动,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海洋画卷。

“这片圣礁是我们的‘生命守护礁’,” 威尔逊长老趴在独木舟边缘,看着水下的珊瑚,“即使外面的珊瑚大量白化死亡,这里的珊瑚也能保持活力。我们的祖先在这片海域留下了‘护礁石阵’,你看那边 ——” 他指向海底的一片石块堆,石块排列成圆形,中间竖立着一块刻有海洋生物图案的巨石,“这些石块能减缓洋流对珊瑚礁的冲击,保护珊瑚免受风暴潮的破坏;中间的‘礁神石’刻着海龟、热带鱼等图案,象征着海洋生物与珊瑚的和谐共生。每年雨季来临前,我们都会在这里举行祭祀仪式,祈求‘礁神’庇佑珊瑚礁和海洋。”

迭戈拿出便携式珊瑚健康检测仪,对圣礁的珊瑚进行检测,数据显示:珊瑚的健康指数为 7.2(满分 10),虽然低于正常水平的 8.5,但远高于周边珊瑚礁的 3.8;海水温度为 28.5℃,比周边海域低 2.3℃,溶解氧含量为 7.8mg/L,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安全标准。“圣礁的珊瑚能保持活力,一定有特别的原因,” 迭戈疑惑地问,“是不是周边有特殊的洋流或地质结构?”

穆雷首领笑着解释:“这是因为我们遵循祖先的‘珊瑚守护’传统。每年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