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江湾新春的渔歌与传承新章

“时间不早了,咱们该回去了,不然小满妈妈该着急了。” 陈守义看了看手表,已经快中午了,说道。

四人收拾好钓具,提着装满鱼的桶往家走。小满走在中间,手里拿着装着 “金鲫” 的小桶,时不时停下来给路边的红灯笼拍照;陈守义、老张和李师傅走在旁边,手里提着渔具,聊着晚上吃饺子的事,笑声在江湾的上空回荡。

回到小区,邻居们看到他们的渔获,都围过来看热闹。王奶奶从家里拿出一袋糖果,分给大家:“这么多鱼啊,都是好兆头,祝你们新年渔获满满,身体健康!”

小满把自己钓的 “金鲫” 给大家看,骄傲地说:“这是我钓的‘金鲫送福’,晚上要炖鱼汤给大家喝!”

大家都笑着称赞小满,小区里满是欢乐的气氛。陈守义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温暖 —— 这就是他想要的新年,有老友相伴,有晚辈围绕,有邻里的温情,还有江湾的渔歌。

晚上,四人如约来到李师傅家吃饺子。李师傅的老伴做了一大桌菜,有炖鱼汤、红烧鲤鱼、炸鲫鱼,还有各种凉菜,桌子中间摆着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有白菜猪肉馅、韭菜鸡蛋馅,还有小满爱吃的三鲜馅。

“来,干杯!” 老张举起酒杯,里面装着白酒,“祝咱们新年身体健康,天天能来江湾钓鱼,也祝小满学习进步,钓鱼技术越来越棒!”

“干杯!” 大家一起举杯,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小满喝着果汁,吃着饺子,听老张讲他和陈守义在部队过年的故事 —— 那时候他们没有饺子吃,只能煮面条,就着咸菜,却依旧很开心;听李师傅讲他年轻时在江湾过年的故事 —— 那时候江湾的鱼很多,他和朋友们一起冰钓,钓上的鱼能装满两个大桶,晚上就在江边煮鱼汤喝。

“以后每年过年,咱们都来江湾钓开竿鱼,然后来我家吃饺子,好不好?” 李师傅笑着说,眼里满是期待。

“好啊!” 大家异口同声地答应道,小满更是高兴得拍起了手。

吃完饺子,已经快十点了。陈守义和小满告别老张和李师傅,往家走。小区里的路灯亮着,路边的红灯笼在夜色里泛着暖光,偶尔有烟花从远处升起,在天空中炸开,五颜六色的,格外漂亮。

“爷爷,明年过年,咱们还要来江湾钓开竿鱼,还要和张爷爷、李爷爷一起吃饺子。” 小满牵着陈守义的手,仰着头说。

“好啊,” 陈守义摸了摸小满的头,“以后每年都来,还要教更多人钓鱼,让江湾的渔歌一直唱下去。”

回到家,老伴已经把春晚打开了,客厅里的电视上播放着热闹的节目。陈守义坐在沙发上,看着小满在房间里整理今天的渔获照片,心里满是幸福。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新年,想起老战友老张,想起江湾的点点滴滴,突然觉得,岁月虽然流逝,却留下了最珍贵的东西 —— 友情、亲情、邻里情,还有对钓鱼的热爱。

大年初一的清晨,陈守义还没醒,就被小满的敲门声吵醒了。“爷爷,快起来!咱们去江湾钓‘新年第一鱼’,张爷爷和李爷爷已经在楼下等咱们了!”

陈守义赶紧起床,穿上新衣服,背着钓包往楼下走。楼下,老张和李师傅已经背着钓包在等他们,老张手里还拿着一个红色的中国结,李师傅手里拿着一袋水果。

“守义,新年快乐!” 老张把中国结递给陈守义,“这个中国结给你,挂在钓包上,新年保平安。”

“新年快乐!” 李师傅也把水果递给小满,“这是我孙女买的水果,给你吃,新年甜甜蜜蜜。”

四人往江湾走,大年初一的江湾格外安静,却也满是新春的气息。岸边的红灯笼还亮着,雪地上留下一串串脚印,远处的航标灯在晨光里泛着光,像一颗温暖的星星。

“今天咱们去上游的芦苇荡,” 陈守义说,“我昨天听钓友说,那里的冰面下有大草鱼,咱们去钓‘新年第一尾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