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进山前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硕沉吟了一下,或许是出于职业习惯,或许是苏念的态度确实打动了他,他指着屏幕上的地图和旁边的资料,开始讲解起来:

“失联区域,位于一个古老的地质板块缝合带附近,构造极其复杂。主要是石灰岩和页岩为主,喀斯特地貌发育,这意味着地下可能存在大量的溶洞和暗河系统,确实是容易发生塌陷和迷路的高风险区域。”

“至于有毒气体,在封闭的溶洞或断裂带中,积累二氧化碳、甲烷甚至硫化氢都是有可能的。磁场异常……”他调出另一份数据,“这一带地下富含磁铁矿,本身就会对指南针造成干扰,加上复杂的地形可能产生局部磁场畸变,出现强烈异常是有先例的。”

“关于声响和光……”张硕皱起眉头,显然这也是困扰他的点,“次声波确实可能由地下构造活动产生,能引起人体的不适和恐惧感,甚至产生幻听。岩层摩擦,尤其是在特定矿物(如石英)富集区,确实可能产生压电效应发出微光,也就是所谓的‘地光’。但是……”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困惑:“根据最后传回的数据片段,那种能量波动的模式和强度,不太像已知的常规地质现象。这也是我无法完全用现有科学理论解释的地方。我只能说,可能存在我们尚未认知的极端地质条件。”

帐篷里的气氛,从最初的僵硬,变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学术探讨。苏念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两个问题。他并没有试图用玄学去反驳张硕的科学解释,而是将张硕提供的科学可能性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信息,纳入自己的判断体系。

“所以,即使从最严谨的科学角度出发,那片区域也充满了未知和风险。”苏念总结道,“我们需要做好应对各种极端情况的准备,包括那些目前科学无法完美解释的现象。”

张硕点了点头,这是他们之间达成的第一个共识。“没错。所以我才坚持要依靠可靠的仪器和严谨的科学方法。直觉和……那些民间传说,是不可靠的。”

苏念看着张硕,语气变得郑重:“张工,我理解你的坚持。进山之后,在路线判断、地质风险评估、设备使用等方面,我们绝对信任你的专业意见,会以你的判断为主要依据。”

这话让张硕有些动容。他没想到苏念会如此明确地肯定他的专业权威。

“但是,”苏念话锋一转,“神农架,尤其是‘迷魂凼’,毕竟不是普通的野外实验室。石老爷子说的那些禁忌,听起来荒诞,但往往是无数代山民用生命换来的经验总结,背后可能对应着某些我们尚未理解的自然规律,或者……其他层面的危险。我希望,当遇到无法用现有科学仪器检测、无法用常规逻辑解释的情况时,你能保持开放的心态,至少,不要轻易否定我和石老爷子的直觉与建议。这关乎我们整个团队的安全。”

苏念没有强求张硕相信玄学,只是要求他在面对“未知”时,能多一分谨慎和包容。

张硕沉默了。他看着苏念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又想起白天丫丫身上发生的诡异一幕,以及那份无法用现有理论解释的能量数据。他内心深处那堵坚硬的“科学之墙”,似乎裂开了一丝微小的缝隙。他无法接受鬼神之说,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确实存在科学尚未照亮的神秘角落。

良久,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有些疲惫地靠在椅背上:“好吧。我承认,那里确实有未知。进山后,我会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如果……我是说如果,真的遇到无法解释的情况,我会……保留意见,以团队安全为重。”

这已经是张硕能做出的最大让步。苏念知道,强求不得,能有这个结果,已经比预期的要好。

“这就够了。”苏念站起身,“谢谢你的时间,张工。明天还要早起,早点休息。”

离开张硕的帐篷,夜风微凉。苏念抬头,再次望向“迷魂凼”的方向,目光深邃。科学与玄学,两种认知世界的路径,在这神秘的神农架,即将迎来一次激烈的碰撞与艰难的磨合。而明天,一切都将开始。

……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队伍在指挥部院子前集合。

张硕果然准时出现了,虽然眼圈有些发黑,显然昨晚没睡好,但情绪看起来平静了许多。他看到苏念,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虽然没有笑容,但之前的敌意明显减弱了。

周苒看到这一幕,暗暗松了口气。

队伍最终确定为五人由于石老栓坚持要单数,因为自古以来留下的规矩进单出双,众人也表示尊重他们的规矩,目前有向导石老栓,特聘顾问苏念及其助手林晚和依旧趴在林晚背包上,只露出一个毛茸茸的脑袋的布欧,地质专家张硕,后勤协调周苒。另外有两名强壮的村民自愿帮忙,将部分重型物资如帐篷、备用发电机、部分饮用水等,背负到森林外围的最后一个补给点,然后返回。

石老栓换上了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式猎装,背上背着一杆磨得油光发亮的老式猎枪,虽然国家对这个自然保护区明文规定不得狩猎,主要还是防备野兽等危险,对付未知存在估计用处不大,腰间的皮囊里鼓鼓囊囊,装满了火镰、盐巴、草药等山野生存的必备品。他仔细检查了每个人的装备,尤其是鞋子和绑腿,确认都符合进山的要求。